“在卓越企业出类拔萃的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背后,优秀而独到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壮大、立于不败之地的沃土。” 关于企业文化的力量,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的这句话,是一个精辟的概括。
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下,打造企业文化、提升综合竞争实力,已成为众多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争相寻求的“动力源”。然而,何为符合农信人所需求的企业文化?如何将企业文化落到实处?一系列有关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困扰着探索中的农金人。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做企业文化难,难在人多、网点多。但是我们有信心打造出一个属于我们农信人自己的企业文化。”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常德办事处主任王小洪认为。
在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有关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活动,正开展得有声有色。
“动”起来的企业文化
“领导行为准则:做员工的榜样,做团队的表率;为团队争荣誉,为下属担责任。”走进桃源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每一层楼的走廊墙壁上,都写有不同的企业文化宣传语。“凤凰自古栖大梧”,是写在电梯间里的励志句子。
桃源县农村信用社的企业文化建设始于2011年初。当时,针对系统内部分管理人员能力不够、部分员工精神懈怠、执行力不强等状况,桃源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开始全面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成立了桃源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企业文化领导委员会、企业文化管理学院,并与专业的管理咨询公司展开合作。
在桃源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企业文化不仅包括纸面上呈现的静态化、可参照性的规章制度,更多的,是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大家很少像那样有机会聚在一起,通过各种拓展训练活动和游戏,体验团队协作的力量。”回忆起去年6月份参加的企业文化培训活动,桃源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企业文化宣讲团成员、桃源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桃花源信用社会计贾璐萍至今记忆犹新。
目前,包括贾璐萍提及的拓展训练在内,桃源联社已成功举办了13项全员培训。其中,有面向联社中高层人员的培训,例如“企业文化概论与团队建设”、“领导执行力特训营”、“管理学基础”、“执行力提升方略”、“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现代金融与商业银行创新管理”等课程培训。也有面向基层人员的培训,例如“铸造精英团队拓展训练”、“服务心态与服务礼仪”、“团队执行力军训”等分批轮训活动。
“我们还有‘每季一书’、‘每季一述’等活动。”桃源联社人力资源部副经理肖加强补充说。前者是每个季度读一本书的活动,面向全员,就书谈个人的感想和认识;后者,则是面向辖内管理人员开展的季度性的述职活动。
“将桃源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打造成为区域内的标杆银行,省内的杰出银行;使桃源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成为区域内最具进取、诚信与合作精神的一流商业银行!” 贾璐萍告诉记者,如今,这一企业愿景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桃源农信人的心中。
系统工程成效初显
“一流的企业做文化。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核心的价值观、核心的企业文化,企业的员工就没有凝聚力和战斗力。”桃源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理事长万助鸿认为。
万助鸿介绍说,在企业文化体系建设方面,桃源联社已经完成了企业文化体系的系统方案设计。具体包括:企业文化五层级体系的构建、企业文化推进实施方案、人才梯队建设方案、绩效管理创新与绩效激励方案、营业网点升级改造形象规范手册、联社服务礼仪商务礼仪规范手册、营业网点岗位服务工作标准规范手册以及联社企业文化建设三年发展规划等。
“力求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推动企业文化工程和全员培训教育工程,以此优化和转变联社经营机制和经营管理方式,提前按照准商业银行标准来运作,为今后顺利转型作好铺垫,奠定好基础。”在年度工作规划中,桃源联社对辖内的企业文化建设,赋予了一定期望。
在一年来的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成效已经有所显现。
“在企业文化建设工程的影响下,各项业务经营实现了持续稳步发展。”万助鸿总结说,“例如,存款保持快速增长,资金实力进一步增强;信贷规模有效扩充,支农力度进一步加大。贷款总量和增量均位居全县金融机构之首,有力支持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存款方面,截至6月末,桃源县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约为42.67亿元,较年初增加了5.11亿元。在贷款方面,桃源县农信社各项贷款余额约达23.39亿元。其中,农业贷款余额约21.70亿元,占比为92.75%。
但是,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桃源联社的企业文化建设的脚步,还在前行。
“2012年是我们桃源农信社的企业文化建设年。我们将以文化建设为目标,全力提升企业形象。”万助鸿介绍说。
他告诉记者,在今年,该联社将坚持把文化建设与业务经营同部署、同落实,按照“熔炼理念、健全架构、形成机制、做实平台、整合资源、丰富载体、提升形象”的要求,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年”活动。具体内容,将涉及到各个方面,包括培育桃源农信的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打造“桃源农信”品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