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2年7月2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有的放矢

山东省沂南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高明强

  为理财业务提速

  当前,各金融机构理财业务发展迅猛。在近来投资市场不景气的大背景下,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已成为各家金融机构吸收资金和创收增效的必争业务。然而,农村信用社的理财业务近年来才开始起步,且发展相对缓慢。各基层信用社网点遍布城乡,但理财业务发展相对滞后。

  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当前,各股份制商业银行纷纷进驻县级金融市场,各家金融机构都在充分发挥自己的理财优势,推出新型理财产品,而农村信用社的理财产品品种单一,普及面窄,缺乏竞争力,城区市场理财业务虽有一定的发展,但在最广大的农村地区,理财业务还比较滞后,农民资金投向相对单一,主要体现在储蓄、民间融资等狭窄投资领域,消费也主要集中在生活必需品的购置、建房等方面。即便广大农民朋友有相关的理财需求,信用社都拿不出理财产品供其选择。

  发展理财业务的必要性

  农村信用社作为最贴近农民的金融纽带,拥有最为庞大的客户群体。随着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广大农民的投资理财需求逐步显现。因此,农村信用社做好理财业务势在必行。

  做好理财业务将有利于进一步加速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进程。一是农村信用社开展理财业务,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的客观要求。今后传统业务占金融机构业务的比例将越来越小,理财业务将成为贯通金融机构运营各环节的重要业务,农村信用社只有开办好理财业务,才能真正实现向现代银行转身的目标。二是农村信用社开展理财业务,是其自身发展壮大的客观要求。理财业务既能给农信社带来稳定、低成本资金,又能锁定优质客户,开辟新的利润渠道,同时更能培养锻炼农信社新型的理财队伍。

  农村理财市场蕴含巨大潜力。一是“三农”主题意识。目前,农村信用社服务主体仍为“三农”,但当前“三农”主题意识发生了变化,许多农民、民营企业者、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群体,不但需要农村信用社信贷的支持,同时更需要农信人理财服务的支持,以此达到支持、理财和共同富裕的目的。二是地缘环境平台。农村信用社开展理财业务可充分发挥点多、面广、人熟、地熟的优势。农村信用社扎根“三农”金融市场任重道远,这无疑给农村信用社提供了理财业务迅猛发展的机遇,因而理财业务必将是农村信用社增创效益的重头戏。三是农村信用社开展理财业务,是黄金客户群体理财需要的客观要求。

  做好理财业务将有利于提高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益。一是吸引客户,共利共赢。理财产品可以丰富农村信用社吸收资金的品种,强化为客户理财服务的手段,吸引和稳定优质的资金客户,实现农村信用社与客户互利互赢的目标。二是降低成本,获取利润。理财资金不需缴纳存款准备金,可降低农村信用社资金营运获利的压力。

  如何做好理财业务

  培养专业理财人才。当前,大部分信用社还没有专业的理财人员和产品设计人员,需要培养一批规范化、专业化、高素质的理财人才,特别是要培养发展个人金融理财人才,各地可以县联社为单位,聘请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专家对农村信用社员工进行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培训,重点培训业务知识、系统操作、客户服务、营销技巧、投资理财分析技巧等方面的内容,逐步提升全市农村信用社理财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理财技能。

  建立理财业务体系。可以省联社为单位建立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协调、分工负责、整体营销的个人理财业务管理体制,组建专门部门负责个人理财业务的市场调研、发展规划制定、新品种的研究开发和设计推广等工作。市办事处、县级联社要不断整合资源,设立理财业务部,在乡镇信用社建立理财中心或个人理财工作室,在各个营业网点设立理财服务柜台或VIP服务窗口,努力为客户提供差异化、一站式、一揽子服务。

  选择实用型理财产品。农村信用社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理财品种。同时,紧扣“三农”金融市场抓好理财业务,针对农村特点设计适合农民的理财产品。如针对农民关注的子女上学、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问题,适当降低教育储蓄产品的准入条件,设计专门针对农民需要的投资理财产品,丰富理财业务内涵,多层次满足客户的理财需求。

  防范理财业务风险。农村信用社开展理财业务要制定相应的理财业务内部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管理规程,规范理财业务操作,加强检查监督,确保各类理财业务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尽可能避免操作风险。同时要根据理财者风险认知度的高低进行分析,加强风险提示和风险教育,以免造成法律风险和声誉风险,确保全市农村信用社理财业务稳健发展。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