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7月3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第三届全国“农校对接”洽谈会在西安举行
戴公兴鲁昕出席并讲话

  本报讯 (记者 王蕾) 7月27日,第三届全国“农校对接”洽谈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戴公兴,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出席开幕式并讲话,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朱静芝出席并致辞。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商务部、科技部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开幕式。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谢焕忠主持开幕式。

  戴公兴在讲话中指出,“农校对接”是事关几千万在校大专院校学生饮食安全和福祉以及广大农民增收的民生工作。“农校对接”洽谈会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初步搭建起“农校对接”供需见面平台,在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学校采购成本,为学生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促进农民订单式生产,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升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供销合作社系统将借助“农校对接”洽谈会这个平台,发挥自身在发展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产销对接方面的优势,把“农校对接”作为搞活农产品流通,创新农产品经营的重要形式,组织有规模、有实力、信誉好的专业合作社以及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与高校后勤部门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不断拓展专业合作社农产品销售渠道,着力构建低成本、高效率、可追溯的农产品直供高校服务体系;并与教育部、农业部、商务部等有关部门密切协作,共同推动“农校对接”工作,努力形成高校、合作社、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农民和学生各方受益多赢的良好局面,在保障食品安全和助农增收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鲁昕在讲话中表示,当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和农产品生产基地、相关企业加入到“农校对接”工作中来,“农校对接”电子商务平台试运行已取得成功,进入推广阶段,“农校对接”工作得到诸多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列为重要内容,“农校对接”也有利于促进农民订单式生产,提升农民标准化种植水平,促进农民增收。高校食堂工作对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校园乃至社会的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每年举办“农校对接”洽谈会,目的就是为农产品直供高校打通渠道,减少食品采购的中间环节,降低学生食堂的采购成本,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维护学生利益。

  本次洽谈会由教育部、农业部、商务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这一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新举措,日益受到高校、企业和农户的欢迎,去年曾签订28亿元的供应合同。今年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伙食工作代表1000余人和近千家食材供应商参加洽谈,规模再创新高。据悉,通过“农校对接”,可使高校食堂采购成本降低10%至15%。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作为第三届“农校对接”洽谈会主办单位之一,选出了已经与当地教育部门、高校后勤部门建立了良好工作机制和合作关系的河北、江苏、浙江、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陕西等9个省的供销合作社和总社直属企业中国供销集团参会,并组织了品种丰富、优质价廉的农产品参展。洽谈会上,9个省供销合作社的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与31所高校举行了签约仪式,签约金额近5亿元。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