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2年7月3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企业成败根基在文化
——访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院长王成荣
□ 李娇龙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院长王成荣。

  就传统商业在现代的发展之道,谈得最多的是创新:创新管理模式、创新产品内容、创新经营理念等,而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的院长王成荣却非常强调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他曾经提到,世界上每倒闭1000家企业,其中850家企业决策失误,背后主要是文化信仰和价值观出了问题。反过来讲成功的1000家企业,每家企业都能总结出在文化方面的特色。这似乎和我们常规意义理解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正好相反。就此,我们专程采访了王成荣教授。

  记者:请您谈谈传统商业以及老字号在当前的发展,应该塑造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以让他们在时代中更好地发展壮大。

  王成荣:商业的本质就是创新。商业本身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必须紧随消费者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其内核就是创新。人的收入水平、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风气、消费潮流、消费倾向都在变,所以商业必须因其变而变。同时,商业也不是被动地变化,它有时也是引领消费的。商业和消费是互动的关系。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商业可以发现消费的最新潮流,可以引领消费时尚。所以,传统商业在现代的发展中应该坚守的一个核心就是创新。但是,商业是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桥梁,由于它的这一特殊地位,商业在提供产品交换的过程中,必须要讲信用,这是商业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它是提供交换的机构,这也是自古以来人们都在倡导的商业文化。对于今天来说,信用又是一个新的话题,信用是有层级的。第一类,是激动情感层面的信用。这是建立在我们传统小农经济社会的信用,家族关系范围内是讲信用的,超出这个范围就不一定了。中国过去讲的信用多为此。虽然后来商业范围扩大以后,信用的波及范围也有所扩大,但是仍然深受那个时代的信用局限影响。用社会学家的一个比喻来说,就如同将一个石子投入湖面,产生一圈一圈的涟漪,涟漪离核心越近就越讲信用,越远则反之。第二类,是市场经济的信用。无论关系远近同样要遵守一个标准,都要讲信用,这是契约基础上的信用,这是我们现在倡导的信用。然而这个也不是最高境界,任何法律的东西都不是全面的,因而出现第三类,就是建立在价值观上的信仰。这就是说,信用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思维方式。在这个层面上,商家不再把法律条文作为标准和约束,只要行商,就必讲信用。这就是商业的两个文化特点——创新和诚信。以人为本、社会责任感等派生出来的商业文化也是与创新和诚信为基础的。义利关系一直是企业价值冲突的关系,有些人把它们对立起来,只能选择其一。实际上这二者是可以统一在一起良性循环的矛盾。有大义就有大利,义利是同步增长的。当然企业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侧重点也是不同的。刚起步的时候,可能一切以利益的获取为出发点,做到一定规模时,可能更谋求长远利益。但是就企业本质而言,这二者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曾经说过这段话:一个生存最好的生物,一定是有利于其他生物的生物。这就是在自然界的生物链中,一个生存下来的物种一定是有利于其他动物的存在。恐龙、东北虎、华南虎可以濒临灭绝,蚂蚁可以数千年上万年的存在。企业也是在大的商业生态链中的一个存在。

  

  记者:诚信、学习、利他等都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一部分,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王成荣:照章纳税、诚信经营都是企业的责任,但是我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最重要的地方在于“培养人”,就是把自己的员工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也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所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根基不在哲人、学者、领导,而在企业。我们有这样一个说法,推动一个社会进步最根本的力量是生产力,而企业正是生产力的组织者。企业在组织生产力的过程中产生新的思想、观念,在社会进程中是最前沿的。将企业做好,将企业文化做好,这里面的文化才是最新鲜最有活力的文化。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把这些优秀的文化及时奉献给社会。很多企业认为现在的企业文化不好,是因为社会文化不好,其实不然,如果每个企业文化都能搞好,社会文化自然会好。这是个互动的过程。

  

  记者:您觉得我们许多传统企业包括很多老字号企业的倒闭,是否也在文化信仰和价值观上出了问题?

  王成荣:狭义的文化指的是精神层面的文化,广义的文化包含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而我们常说的企业文化首先是经营理念,其次是围绕这些理念形成的规章、制度、行为准则,再其次就是能够体现这些理念特色的外在形式,如风格、特色、标识、装潢、服务、职工风范等等。不是指具体的经营管理活动本身,而是影响经营管理活动的内在的东西。企业倒闭的原因可能很多,老字号经营情况总体不是很乐观,一部分不错,大部分举步维艰。直接原因可能是用人不对、产品开发不出来、资金链出了问题等等。但是千条万条倒闭的原因背后一定是它的理念出了问题,它的文化出了问题。金融危机下那么多企业出了问题,但是同样经营的企业也有很多没有倒闭。举例来说,倒闭的企业中有很多是在衍生产品链条上出了问题,这正是盲目追求利润扩大化的泡沫经营理念导致的失败。有的理念违背了市场规律,有的理念没有因时而变,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成败都在于支配行为的理念问题。所以任何一个企业的成败都与它的理念是息息相关的。有的老字号无法坚持传统的优秀理念,有的在市场经济中变异了。做正当生意不一定是不赚钱,不是说艰难的时候就可以做违背价值观的事情。商业是灵活的,但是灵活的是策略,不变的是价值观。创新不离宗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记者:当前,无论是企业还是消费者,都非常重视品牌的力量。您提到品牌背后的两样东西,一样是科技,另一个就是文化,这是否正是传统商业及老字号中可以挖掘的优势资源,品牌包含哪些元素,传统企业应该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

  王成荣:品牌一半是科技,一半是文化。科技为品牌增加品质,文化使品牌有个性。传统企业打造品牌要加强科技开发,用现代科技武装老字号;建立自己稳定渠道;要有很好的公关宣传策略等等。另外要做足自己的文化,没有文化的品牌只是名字,品牌不是广告打造出来的。

  

  记者:作为一家30年的文化企业,老舍茶馆没有老字号的久远,但是经营传统的文化内容传统曲艺及茶,请您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一些宝贵意见。

  王成荣:老舍茶馆给我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定位非常好,是展示老北京商业文化的一个平台。想象中,我觉得老舍茶馆可以是一个商人的会所、文人的客栈、年轻人的消费乐园。老人可以在这里找到很好的回忆,年轻人能够感受地道的京味文化,国际友人能够体验到中国北京的特色。老舍先生描绘的茶馆中,有各色人等的“舞台”,也许老舍茶馆也可以朝这个方向努力。另外要将核心价值更突出的体现出来,文化不能太多元,过去的、现在的、宗教的、皇室的、市井的各种文化交织在一起,会冲淡企业核心特征。在大社会可以是文化多元化,但是在小企业应该是特色很鲜明的文化。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