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2年8月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安徽祁门县供销合作社以做好服务的心赢得发展

本报驻安徽记者 王勇

  今年以来,有这样一家企业,不断接待着省委书记和省长的考察,接待着省长助理带队的专程调研。它不是央企,不是外企,不是高新科技企业,也不是大型财团,而是一家供销合作社的茶企业——安徽省祁门红茶发展有限公司。和其他成员企业一样,祁门红茶发展有限公司在县供销合作社的组织带领下,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新网工程”建设,成为带动当地“三农”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受到了省市领导的格外重视。

  用一颗同理心对待职工群众

  10年前,祁门县供销合作社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在那个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全面过渡的时期,祁门县供销合作社系统的经营陷入了一片困境。每天都有人到县社上访,基层社里也挤满了职工,吵吵嚷嚷,甚至抢着往家里搬椅子、搬凳子。

  根据县里的精神,祁门县供销合作社走上了改革改制的道路。当时刚刚调入县社主持工作的主任黄晓龙,一进供销合作社的门,面对的就是在困境中如何解决好职工的身份置换、化解历史负担、确保系统稳定的问题。在那段艰苦岁月,黄晓龙表现出的是对职工们的理解。他说,毕竟身份置换后,一些人就不再具有公有制企业职工的身份,从此自谋生路。因此,作为最后一次机会,抱有在改制中多得一份利益是一份利益的心态也很正常。

  因为有着一颗对职工同理同情的心,黄晓龙和他的同事们用耐心化解着职工们的对立情绪,用热心去帮助他们协调争取更多的安置政策,解决了他们的谋生和养老之忧,改革在平稳中顺利推进。然而,为了安置职工,支付改革改制的成本,供销合作社的资产也转让出去了相当大一部分,缺少资产和阵地,甩掉了历史包袱的供销合作社,又面临着现实的生存问题。

  在为农服务中得到发展

  在理顺存留资产经营管理结构的同时,祁门县社一面稳定阵地、强化服务、赢得发展,一面利用自身资源,开放办社,参股了一批带动力较强的企业。

  以芦溪供销合作社为代表,对存留资产较多的基层社,着眼于提高农村商贸流通的现代化水平,提升综合服务能力,通过逐步累积,建设成了功能较全的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目前,芦溪供销合作社已形成以芦溪、查湾、倒湖3处综合服务社为支撑,以“安茶”茶厂为龙头,以“安茶”合作社为依托,建设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全方位服务于当地农民群众的综合服务社。

  按照实力较强、带动力较强的原则,县社先后与祁门县华媛超市有限公司、祁门红茶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县社通过参股的形式,将这些企业纳入到“新网工程”建设中来。

  华媛超市是一家集商业批发、零售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超市,通过加盟供销合作社,利用供销合作社网点遍布全县的优势,华媛超市已在全县建立了118个加盟店,其中村级店100个。

  针对当前“卖难”、“买难”的现象,在祁门县供销合作社的牵头下,华媛超市积极加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对接,建立了一套生鲜直采体系,并广泛推广数字终端设备、时点销售系统和电子订货系统等,进一步推广品类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等现代管理技术,建立了鲜活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减少了农产品流通中间环节,保证了菜品质量,菜农、市民都得到了实惠。

  “你们祁红世界有名。”这是1979年邓小平给祁门的评价。发展祁门红茶是促进祁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三农”发展的重要抓手。为此,祁门县供销合作社积极投身祁门红茶的产业建设。今年以来,安徽省委书记、省长、省长助理先后考察过的祁门红茶发展有限公司就是在开放办社的过程中,加盟祁门县供销合作社的。

  目前,祁门红茶发展有限公司建有1.6万亩欧盟BCS有机茶认证的基地,企业现已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组建的凫绿茶叶农民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县社的支持下,祁门红茶发展有限公司自主创新,研发并投入使用了国内首条红茶清洁化、职能化全自动生产线,引起了省领导以及国内外茶叶企业的兴趣。

  面对未来,黄晓龙表示,祁门县社将继续以改造、整合、优化、提升供销合作社的经营服务网络作为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切入口稳步推进,继续加大领办、创办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力度,以加快发展连锁超市、便民店、放心店、配送物流、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等城乡现代流通业态为抓手,努力构建了祁门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烟花爆竹三大流通服务网络,全面实施“新网工程”建设,加快祁门县社基础设施和网络的升级换代步伐。

  据悉,目前,祁门全县“新网工程”网点已覆盖100%的乡镇和行政村,以及80%的自然村,促进和带动了农村现代流通的发展,赢得了党委、政府的肯定和支持。县委、县政府也已把“新网工程”建设列为全县农村经济工作范围,实行目标管理。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