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8月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微博声音


  产业的梯度转移,这是二战以来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回避的挑战和趋势。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很多学者只看到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挑战,而看不到工资低对经济发展长期的制约。日本靠什么完成了真正的转型,不是靠压低工资获取成本优势,而是靠“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马光远  学者、民建北京西城区副主委

  http://weibo.com/lawma


 

  创新只能靠民营企业。但绝大多数民营企业是中小企业,连日子都过得艰难,哪有能力去创新?民营企业做不大,当然有它们自身的原因,但更为重要的是,民营企业在行业准入、融资等方面仍然存在困难,它们难以获得和国有企业平等的地位。即使它们有创新的动力,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许小年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 

  http://weibo.com/xuxiaonian


 

  中央政府五月悄悄推出新4万亿之后,一如所料,地方官员也开推政绩工程,疯狂建设。例如,长沙自行推出高达8290亿元的195个项目,西安要在规划的六条地铁之外再建9条地铁,贵州竟要投资3万亿发展旅游。这情况就好比给病入膏肓的病人猛打强心针,最终会在短暂兴奋后,陷入更深危机,这些乱投资又得老百姓买单。

  郎咸平 经济学家

  http://weibo.com/langxianpinghk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