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枣庄市供销合作社坚持“三位一体”的发展原则,把握重点,明确目标,把“基层社恢复启动、社有企业发展壮大、系统联合合作”作为夯实供销合作社组织基础的重要举措,为着力构建新时期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建设作出有益探索。
抓基层 强基础
——恢复启动基层社
基层社是供销合作社工作的基石,是为农服务的前沿阵地,地位重要。针对基层社的发展现状,市社按照分类指导、分批启动的原则,实行“四项改造”,实现了“三个发展”,即:实力较强的率先发展,基础较好的联合发展,基础薄弱的恢复发展。第一,选切入点,对有专业化特色优势的基层社实行专业合作社式改造。围绕当地特色产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找准助农增收的切入点,兴办专业合作社,把供销合作社系统的经营服务优势和农村产业优势有机结合。第二,找启动点,对有资产网络优势的基层社实行品牌式改造。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对分散弱小、经营方式陈旧落后的基层社,用连锁配送等现代方式,统一品牌、统一形象、统一配送,实行品牌化改造。第三,找结合点,对新农村建设推进较好的基层社实行社区服务式改造。对位置偏远、效益差的基层社,主动放弃原经营场所,抓住新型社区服务建设的时机,将基层社改革发展与新型社区建设相结合,对拟建的新型农村社区,超前介入、超前规划,对已建或正在建的新型社区,通过购买或租赁房产,取得相应产权或长期使用权,重新布局供销合作社的经营网点。第四,找利益共同点,对镇域经济较强的基层社实行社会化改造。按照合作制原则,开放办社,吸纳农村能人、专业大户、涉农企业入社,共同发展基层经营服务组织。
抓龙头 建体系
——发展壮大社有企业
社有企业是供销合作社经济组织属性的灵魂和主要特征,是供销合作社生存发展的立身之本、服务之基、力量之源。加快社有企业发展步伐,拓展其经营服务网络,不断增强社有企业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围绕日用品经营的传统优势,加快成熟企业做大做强。枣庄贵诚集团已发展成为拥有资产8亿元,是集百货、超市、农资、农产品物流配送、餐饮娱乐、汽车、外贸等于一体的连锁商贸集团。2011年销售额20亿元,为全国供销系统百强企业。围绕龙头企业带动,市社大力实施超市“进农村、进社区、进旅游景区”的“三进工程”,采取连锁经营、加盟发展的方式,使连锁经营网络向广度和深度延伸。目前,全市共发展日用品连锁店1600家,实现了日用品经营网络在全市全覆盖。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健全法人治理结构,重点在“销售、管理、服务、人才、文化”方面下功夫,激活社有企业活动,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抓联合 促发展
——发挥各级联合社的核心作用
各级联合社,尤其是县级联合社担负着自身发展和促进系统联合发展的双重责任与任务。枣庄市供销合作社指导区(市)社选路子配班子,加大联合合作力度,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各级联合社的核心作用日益凸显。立足县域发展实际,分类指导县级联合社选准改革发展的方向,切实承担起组织、规划、指导、实施的责任;借两委换届,建议充实调整县级供销合作社领导班子,并加大初任负责人的岗前培训力度,切实选优配强领导班子。促使市、区(市)、镇三级供销合作社系统打破层级和区域界限,依托龙头企业,通过资本、品牌和项目合作等多种途径,促进系统内外的联合合作。目前,市社已完成各6个区(市)县域龙头企业的组建,并积极与基层社联合开办直营店、加盟店100余家,最大程度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初步形成了优势互补、三级联动、协调发展的有序格局。同时,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枣庄市政府于2006年、2007年、2010年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全面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各区(市)政府也先后出台了近10个文件,提供各项政策扶持。市财政从2006年开始设立改革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和服务业引导资金,累计争取各级支持资金4000余万元,为供销合作社的腾飞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供销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