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2年8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江苏徐州市社
“六大战略”为供销合作社增光添彩

本报记者 吴震 通讯员 孙正文

  7月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

  江苏徐州市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主任宁兆坤与来自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的代表一道登上主席台,接受回良玉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领导的颁奖。

  素以沉稳冷静著称的宁兆坤深深懂得,这是对徐州市供销合作社系统近年来以坚持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打造全新供销合作社为主线,加快实施团结办社、发展强社、富民活社、网络立社、人才兴社、和谐旺社“六大战略”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充分肯定,也是对他们探索多元化、多方式、多业态的创新发展道路的有力鼓励和鞭策。

  当然,他们获得这个殊荣也是实至名归的。目前,徐州市社系统改革改制基本完成,社有资产得到盘活,企业活力得到增强,人员队伍得以稳定,科学发展步入正轨,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特色、农村特点、时代特征、供销特性的改革发展之路。该社建设现代农村流通网络的经验在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推广;铜山区社综合改革被列为全国试点;邳州市社“苏果模式”推向全国;“新沂经验”在全省广泛推广。徐州市社加快实施的“六大战略”,为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主题主线增了光、添了彩。

  团结办社 全面推动科学发展

  徐州市社领导班子在引领供销合作事业发展中,团结奋进、率先垂范、开拓创新、务实高效,带领广大干部职工聚精会神搞建设、凝心聚力谋发展。徐州市社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团结型班子创建活动,班子成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真正做到了分工不分家、分管不分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建立了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研制度、联系点制度和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有效提高了领导班子成员的政治水平、政策观念和业务能力,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在群众中具有较高威信。

  发展强社 全面增强竞争能力

  徐州市社坚持把发展作为振兴供销合作事业的第一要务,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广泛开展联合合作,不断激发经济发展的爆发力、支撑力和竞争力。2007—2011年,全社系统商品销售总额、消费品零售额、农产品收购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始终保持30%以上的增幅,总量居于全省同行业领先位置;累计完成项目投资51.9亿元、招商引资39.9亿元,新改扩建项目145个,铜山南洋国际商城、徐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成为系统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源泉;源洋公司、润禾公司、邳州福星公司先后入选“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百强企业”。2011年,商品销售总额突破600亿元;完成农资销售额138亿元,实现利润1.4亿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富民活社 全面健全服务体系

  徐州市社坚持把为农服务作为立社之本,着眼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积极参与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加快推进基层社、为农服务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为农民提供优质高效的专业合作服务、行业协会服务和农村综合服务。全市147家基层社重组改造任务基本完成,63家基层社成为全省首批“三位一体”建设达标社,柳新、利国、棠张、龙固、棋盘、三堡6家基层社先后入选“全国百强基层社”;兴建为农服务社1860个,为农服务社对行政村的覆盖率达到85%,“三星级”服务社和服务中心总数达到436个;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433家,建立农产品基地309个,带动农户7.3万户;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个,建设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40个,市场年交易额达到150亿元。徐州农副产品中心批发市场跻身全国供销系统百强企业;徐州市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荣获“全国优秀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奖”。2007年以来,市社连续5年圆满完成了“四个百工程”、“创建1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1000家农家店”、“建设十大农产品市场”等为民办实事任务和徐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分解任务,出色完成了地产设施蔬菜销售、救灾农药储备、“放心消费”工程建设、中心镇建设等交办任务,成为党委、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得力助手。

  网络立社 全面拓展连锁配送

  徐州市社坚持把农村流通服务网络建设作为提升服务水平的关键,以实施“新网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名企、名人、名品、名社”工程为重要抓手,加速构建以农业生产资料、农村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现代购销、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烟花爆竹、非处方药品为主导的连锁配送网络,初步形成了以龙头企业为带动、以配送中心为支撑、以连锁网点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全系统共培育福星公司、万德福公司、金桥苏果等连锁骨干企业40家,农资连锁配送率达70%的企业有10家,日用品连锁配送率达30%的企业有21家,建设配送中心34个,发展各类连锁网点总数突破1万个,年连锁配送销售额突破250亿元。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市级以上名牌企业4个、名牌产品18个。

  人才兴社 全面优化队伍建设

  徐州市社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进一步优化人才选拔、使用、培训和考核机制,大力培育一支富有“特别有境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忍耐”的“徐州供销精神”,具备“善操作、会落实、能创新”能力,具有“敢于担当、甘于奉献、勇于创新”作风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目前,全系统从业人员中,具有高中(中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占到总人数的66%;市社机关干部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占到95%,其中有6人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徐州经贸学校作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目前已设置5个系、11个高职专业,在校学生总数超过6000人。

  和谐旺社 全面提升发展水平

  在抓好发展、改革、服务工作的同时,深入开展“勤廉供销”、“文明供销”、“效能供销”、“平安供销”、“和谐供销”创建活动,营造出和谐奋进的良好氛围。2007—2011年,全系统累计获得649项集体奖励,734人(次)受到上级表彰。徐州市社获得“全市平安机关创建工作先进单位”,新沂市社荣获“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柳新供销合作社获得“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文明服务示范单位”,经贸学校荣获“省文明单位”,源洋公司党委被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石阶合、付玉娥、熊学旻等一大批先进个人脱颖而出,受到上级表彰和嘉奖。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