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世界上仅少数国家拥有、在中国也极为罕见的动物——羊驼,近年却在中国边疆伊犁河谷深处的尼勒克县安了家,这给畜牧业为主的伊犁州乃至新疆的畜牧业注入了新鲜血液,展示了新的发展前景。
近日,记者到尼勒克县供销合作社采访,乍一见面,县供销合作社党支部书记马永军就建议说:“去看看我们饲养的羊驼吧!”马永军曾担任过4年的乡党委副书记,当时亲历并领导了羊驼的引进和饲养过程,今年才调任县社,但依然对羊驼情有独钟。马永军的提议与记者不谋而合,4年前,记者就曾访问过这个饲养基地,很想再去看看这群久违的小生灵。
羊驼饲养基地占地面积200亩,其中棚圈建筑面积100平方米,另有优质草场1500亩。走进羊驼圈养围栏边,只见一群羊驼在头羊的带领下竟缓步迎面而来,头羊还发出一种低沉悦耳的、很难模仿的声音,仿佛是向客人表达问候之音。马永军向记者详细介绍了羊驼的特性和引进饲养工作。
羊驼也叫驼羊,1000多年前由印第安人经野生羊驼驯化而来,是很古老的畜种。它拥有珍贵而特殊的羊绒,1公斤驼羊毛在国际市场价格是100美元,被人称作“软黄金”。
羊驼是食草动物,一般牧草与农作物秸秆都是它很喜欢采食的饲料,所以羊驼适宜农户小群圈养,它也适于牧区放牧,在人工草场上利用简单的可移动围栏,饲养成本较低。同时,由于它是特殊的三瓣嘴,吃起草来,肉唇先着地,即便想吃也吃不到草根,这与山羊迥然不同。它的蹄表面有肉垫,属于柔蹄动物,因此羊驼对土地表面伤害较轻,有利于植被保护,羊驼抗病能力极强,通常不会感染家畜传染病。
由于近十年来用羊驼毛生产的纺织品在国际市场走俏,毛的缺口很大,从而刺激了羊驼饲养业的发展。2005年春天,加哈乌拉斯台乡领导从互联网“中国羊驼网”获得羊驼的详细信息后,整个领导班子异常振奋。他们分析反思,多少年来新疆畜牧业的现状是,一个牧民家庭动辄放牧的羊有上百甚至上千只,超负荷的放牧,造成草场严重退化甚至沙化,过去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现在是“风吹没草见牛羊”。如果引进羊驼饲养,利用其圈养特性,充分利用过去弃之不用的农作物秸秆,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益。一只羊驼一年剪下的驼毛价值可达3000—5000元,羊驼寿命长,受胎率极高。驼毛是非常受市场青睐的纺织原料,新西兰、欧洲、美国、日本需求量大,国内也很紧俏,所以发展羊驼养殖,市场前景广阔,是帮助农牧民脱贫致富的好门路,而且可以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于是,他们决定引进羊驼进行饲养,经过努力,乡政府引进了民营资本,由乡政府控股,共同投资100万元,从澳大利亚以每只9.2万元共引进9只羊驼,从而成为新疆饲养羊驼开拓者。
经过努力,到今年,尼勒克县羊驼饲养基地羊驼已发展到60只,累计收获羊驼毛800公斤,以每公斤1000元计算,价值达到80万元,发展羊驼产业旗开得胜。澳大利亚羊驼协会的专家先后两次来到尼勒克县查看羊驼长势,称赞“养得很好!”如今,尼勒克县羊驼养殖基地已经成为我国包括山西榆次、山东青岛即墨等四大羊驼养殖地之一。
谈到今后羊驼产业如何发展,马永军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他说,县社准备与有关部门协商配合,帮助引领有文化、责任心强的农民组织成立农民羊驼养殖专业合作社,并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将现有的羊驼分到各家饲养,由合作社在饲养技术、防治病害等方面提供全程系列服务,并负责统一羊驼毛回收。不过,这项工作风险大,毕竟每只羊驼价值接近10万元,要做的工作还是要细致入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