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硝基肥新项目隆重投产”,“某某硝基肥产品全国隆重招商”,你方唱罢,我方登场。近两年来,硝基肥产品开发热潮逼人,不论是业内知名的大企业或是刚刚崭露头角的新企业,硝基肥都成为他们斩获市场蛋糕的新选择。硝基肥已经称为复合肥企业热捧的对象,在行业热度持续高涨的同时,人们不禁要问,在化肥产能过剩问题日益凸现的新形势下,硝基肥缘何赢得如此多企业的青睐,市场需求究竟有多大,其发展前景又将如何?近日,本报记者就有关问题专门采访了业内相关人士。
投资热 异军突起的硝基肥
“我们对硝基肥的市场前景非常看好。”这是许多企业的共同呼声。
深圳芭田,作为业内知名的水溶肥企业,同时也是国内最早发展硝基复合肥产品的企业之一,在南方地区通过把硝基肥产品和滴灌设备结合起来,顺利打开了硝基肥销路;山东金正大集团,过去一直致力于缓控释肥的开发应用推广,最近也隆重举行了60万吨的硝基肥料投产仪式;九禾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开磷集团纷纷进行硝基肥广告招商;云天化国际云峰分公司、川化股份有限公司等业内知名企业也积极硝基肥产品生产。
此外,一些老牌的硝基肥生产企业在发展的同时,还积极把触角伸向其他地区。天脊煤化工集团计划在山西朔州市建设年产140万吨硝基复合肥项目;四川金象化工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近几年也在河北衡水、新疆阿克苏分别建设年产50万吨、60万吨硝基复合肥项目;武汉中农在河北廊坊也建设20万吨硝基肥项目……
尽管硝基肥建设热潮是这两年才开始涌现,但据业内专家介绍,事实上过去很多年来,硝基肥料都在我国农业上被大量使用,从上世纪60年代起硝铵就一度成为氮肥产品中的宠儿,到2002年,全国共有54家硝铵生产企业,用于农业和复合肥生产的硝铵约170万吨。但由于硝铵不稳定以及可爆性,2002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的通知》,禁止把硝铵当作化肥单独出售。由于多种原因,当时的硝酸铵改性工作没有能够及时跟上,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外含硝态氮肥料占领国内市场,而国内硝基肥产品研发工作明显落后。
而与传统复合肥相比,硝基复合肥肥效快,吸收率高,还具有抗土壤板结特点。譬如与尿素相比,尿素中的氮素要先进行转化才能被农作物吸收,在变换过程中,一部分氮素流失了,既造成肥料损失,又污染环境。而硝态氮不需要经过二次转换就可直接被作物根部吸收。因此见效快,肥效好。
山东金正大集团副总裁罗文胜告诉记者,企业之所以积极发展硝基肥,一是看中硝基肥肥效好、有市场,二是发展硝基肥符合国家农业发展大方向。他表示,根据农业部、农技中心未来发展规划,将大力发展节水高效农业,推广硝基肥等新型肥料、推广水肥一体化新技术已成为确保农业生产持续高产、稳产的大战略。而硝基复合肥的快速见效、残留少、节水环保的特点,对于解决土壤干旱、水资源缺乏、发展节水农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新型产品,“因此硝基肥也是中国和世界肥料工业和产业未来重点发展课题与项目。”
见效快 氮素形态成了焦点
目前我国使用氮肥的形态主要有三种:铵态氮、硝态氮和酰胺态氮。事实上,肥料养分对作物生长的促进作用,除了含量外,养分形态也是重要方面。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白由路等业内专家就在很多场合呼吁,肥料养分效果的发挥和四个要素有关,即含量、比例、形态和助剂。而过去企业重视含量、比例,现在需要更加重视形态。
“含硝态氮肥的特点就是肥效来得快。氮肥本身就是肥效快的肥种,它又在氮肥中是最快的。所以,它适用于生长期短的作物,农民也喜欢。但缺点是后劲差,流失多。”中国磷肥工业协会秘书长修学峰分析道,由于硝基肥同时含有硝态氮和铵态氮,具有速溶性、速效性、高效性等特性,更适用于烟草、玉米、瓜果、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以及干旱、半干旱地区。据她介绍,目前硝基复合肥产品已经在国内不同区域、不同土壤、多种大田和经济作物上进行试点示范,效果十分明显。与等量尿素比,施用硝基复合肥作物增产8%—25%,品质得到明显提高。
而白由路也指出,总体来说,硝基肥的施用范围非常广泛,只要不用在水田,硝基肥在大多环境下都可以施用,但一定要注意通过根系来吸收,而且如果将硝基肥和滴灌类现代设施农业结合起来,则效果最佳。但究竟是在什么地区、什么作物上施用,可能还要综合考虑到经济效益等。另外他还提出,正是因为硝基肥速效的特点,决定了硝态氮的含量在肥料中一般不超过10%,能够达到8%就算比较高了。因为如果肥料中硝态氮含量太高,如果不能及时被吸收,容易造成浪费,严重时还会对作物生长产生副作用。
有前景 随之而来的是竞争
尽管硝基肥目前研发推广仍处在摸索阶段,还需要政府部门和企业付诸更多努力,但也难挡企业纷纷上马新硝基肥项目的热情。
“主要还是看中市场潜力巨大。”修学峰告诉记者,和国际上比,我国硝态氮肥施用比例严重偏低,在氮肥施用中硝基肥所占的比例,俄罗斯为39.7%,德国为27.5%,巴西为16.1%,美国为12.6%,而我国仅有3.2%。而据统计,国内蔬菜、果树、烟草等作物的种植面积达50000万亩,根据相关农业技术指标,它们对硝硫基复合肥的需求量约为3000万吨。
从供给看,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目前硝基复合肥的生产企业有20余家,总产能约500万吨左右,主要分布在四川、山西、陕西、黑龙江、山东等省份。当前拥有硝铵资源的复合肥企业为数并不多。据估计,目前在建的硝态氮肥(含硝基复合肥)约1000万吨。
因此从短期来看,国内硝基复合肥市场潜力巨大,能够生产硝基复合肥的化肥企业还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保持优势地位,市场前景看好。但同时业内专家也认为,由于当前在建项目较多,且硝基复合肥的生产工艺较成熟,可复制性较高,不久这一产品市场竞争将会激烈。
因此,专家提出,一方面企业要加强产品创新,尽量降低成本取得市场优势。另一方面,要在推广方式上进行创新。张树清就提出,硝态氮虽好,但也要良肥和良法相配套,最好能够对不同养分形态的产品使用区域和范围进行规划,区分开来,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将正确的产品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用正确的方式施用下去,以达到肥效的更好发挥。此外,修学峰还特别提出,作为一种新兴产品,需要格外重视标准的制定工作,尽快出台标准规范市场,避免给一些不法分子可趁之机。对于经销商和农民,则要不断提高甄别能力,尽量选用正规大厂家的品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