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上海闷热难耐,尤其在台风“海葵”带来的暴雨过后,每一粒空气分子都是那样的湿黏。然而,在这由喧闹的鸣笛声和枯燥的知了声交织的沪夏之曲中,依然可以听到一段欢快的变奏,而这段音乐的主题就是在8月10日召开的全国少儿茶艺教学论坛暨“汪裕泰杯”全国少儿茶艺优秀节目展演。本次大会深入总结和探讨上海少儿茶艺发展20年来的丰富成果及其辐射力与影响力,引导上海少儿茶艺这张颇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在中国茶文化的大舞台上精彩绽放。
点点绿意放浓荫
现在,少儿茶艺的种子已经洒在上海17个区县的300多所中小学校,成为上海市中小学校拓展型课程,而且由上海市茶叶学会指定的少儿茶艺特色学校也达到了10所。面对这样的成绩,谁又能想到当初上海第一支少儿茶艺队“苗苗茶艺队”最初的队员只有5名?
创建于1991年上海市闸北区沪北新村小学少儿茶艺在1992年上海第二届茶文化研讨会上表演,这一活动触动了已故科学家、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苏步青教授,他作了题为“弘扬文化,品茗论道”的讲话,提出了“弘扬茶文化也得从娃娃抓起”的战略。从此,上海少儿茶艺便开始了“育苗计划”。
据了解,1992年—2000年是上海少儿茶艺的探索发展阶段,茶文化作为一种新兴文化得到大众认可,以星火燎原的势头蔓延上海市,尽管是起步,却势头猛烈。1992年,洛川东路小学成立了上海市第一支少儿茶艺社团“苗苗茶艺队”;1993年,上海古田中学的“明珠茶艺队”建立;1996年,上海市师范专科学校附属小学成立“小黄山茶艺队”;1998年,闸北区的永和小学组建“丫丫茶艺队”;1999年,上海市黄浦区回民小学不仅成立茶艺队,还有了一个少儿茶艺实践基地……从2000年至今则是少儿茶艺的发展期,各所学校结合自身的特色和实际情况,或组建老师队伍把茶文化教育引入校园,或让茶艺教育从校园走向社会。
成长背后那双呵护的手
一切事物的成长都离不开特定对象的引导与培养,少儿茶艺这棵小苗也同样需要有人灌溉施肥,细心栽培。
上海少儿茶艺活动能持续发展20年,离不开社会各界的鼎力协助。上海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的组织领导作用是根本保障,他们重视少儿茶艺教育,将之纳入教育规划,积极试点,不断总结创新,投入人才,经费等保障,这其中就包括各个学校茶艺老师辛勤的付出和完全的投入。而少儿茶艺的策划发起者——上海市茶叶学会,其在茶艺教学中一直积极培育、大力推广、精心组织,也是功不可没。
本次会议的赞助方是上海茶叶有限公司,汪裕泰是其旗下的品牌。记者采访了该公司总经理王欣,当问到他们赞助本次会演的原因时,他欣然回答:“为了茶产业,为了未来,为了未来的茶产业。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需要文化来推动,而文化往往是人们容易忽视的。现在的小孩子们以后很可能就是中国茶业的未来,为了中国茶业的将来,从现在起就要培养孩子们的爱茶意识和懂茶知识。从娃娃抓起真的太关键了。
推翻“空架子”的猜忌
在刚刚推出少儿茶艺时,在支持的同时还有很多负面声音,他们认为,这种所谓的茶文化教育太虚无飘渺,无非就是摆一些动作,学不出实际的知识。不过,事实有力地将这些不解与怀疑打消了。
少儿茶艺教学起初是以兴趣班的形式展开,1993年黄浦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率先开办少儿茶艺班,这是全国第一个少儿茶艺班。随后,1995年上海中小学教材改革委员会做出的将《茶文化·九年制义务教育选修课本》正式列入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之中的决定,给少儿茶艺教学颁发了“身份证”,首开全国教育部门编写茶文化教材之先河。不仅如此,上海市黄浦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和闸北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还成了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的少儿茶艺培训基地和上海市民族文化系列活动茶艺培训基地,为师生提供教学设施和场所。
目前,上海70%的学校依据本校特色,将茶艺与德育、工艺、民乐、古诗词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自创特色创意课程,而且其中的大部分学校都有自己的茶艺教材。各校的茶艺老师都是从本校中选出来的茶文化爱好者,由他们编写本校茶艺课本、编排表演动作、找出一套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
功在茶艺利在茶外
很多家长对少儿茶艺教育的观念还未转变,他们片面追求升学率,重视考试课的成绩,而且对茶艺也没有明确的理解,认为学习这个没前途还耽误学习。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少儿茶艺是以中小学生为对象进行的茶知识、茶礼仪、茶艺术学习展示的一种教育活动,是茶文化和教育改革的成果。从表面上看,它的作用就是在学生群体中对茶文化知识的一种普及,但是从更深一层上看,少儿茶艺对孩子的全面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茶礼教育让小茶人懂得敬老爱幼、文明礼仪;茶事活动让小茶人学会和睦相处、彼此友爱;泡茶训练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各种比赛表演给了孩子展示自我的机会,在口才和社交能力上有所提升,让大家学会欣赏别人。可以说,茶艺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综合的发展空间。
不知从何时起,学习成绩成了衡量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这话尽管说出来大家都否认,但是每个人,尤其是家长,心里都清楚自己在这个赌注上下了多大筹码。作为学生,成绩的确重要,但作为一个人而言,还有更多的素质需要培养。他是否自信,是否会关心别人,有没有创新意识,有没有什么爱好特长,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如此多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去思考,怎么可能仅仅把全部注意力都只放在学习一件事上呢?
或许,可以尝试着让孩子来玩这个飘着茶香的游戏。它不是唯一的,但会为孩子打开更多的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