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2年8月1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剑指战略转型 助力中原崛起
——农商行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促进“三化”协调发展的定位及有效途径
河南伊川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康凤立

  编者按: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重大战略决策的实施,“中原崛起”从河南人民翘首以盼的梦想变成可期的现实。中原经济区地处我国中心地带,地理位置重要,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国务院给予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并明确指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是:探索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之路。

  古语有云:“得中原者得天下。”很大程度上,河南是中国发展的缩影,有人说河南的问题解决好了,中国的问题也就解决好了。河南作为全国粮食生产第一大省和人口第一大省、新兴工业大省,解决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问题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服务“三农” 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

  如何实现“三化”协调发展?中共河南省九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走好“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必须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作用、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

  作为农村金融和服务“三农”主力军的河南农信系统,尤其是其中改制成功的农村商业银行,在事关“中原崛起”战略实现、河南省1亿多人口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当然责无旁贷、义不容辞。而农商行要想在服务“中原崛起”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始终明了党和政府“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基本思路,并找准自身定位及有效途径。众所周知,在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上,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充分发挥了农村金融和服务“三农”主力军的作用。农村商业银行则是在原来的农村信用社或农村合作银行的基础上改制而成的规模更大、实力更强的股份制地方性金融机构。“改名不改姓,改制不改向”,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仍然是农村商业银行当前业务的重点所在,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也恰恰是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中原崛起”,支持“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定位及有效途径所在。

  “三农”问题突出是影响河南“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最大症结,人多地少是影响“三化”发展的最现实问题。笔者认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新农村建设”不单单是一个“农业现代化”的问题,也是一个“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问题,而农商行要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就也必须遵从这个大局。新农村建设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同时,也将为农商行提供新的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充分利用金融杠杆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增加农民收入

  夯实基础,妥善安排春耕备耕生产资金,稳定粮食生产;支持农业连片开发和种植业养殖业特色化、专业化经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益,催生农业专业合作组织;重点扶持以农业(含农、林、牧、渔业)产品精加工为主、资信好、能发挥产业优势、带动能力强、具有一定规模和发展潜力的龙头企业,支持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投产;支持高效农业基地建设,发展壮大优势农业产业和主导产业,促进农业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推进农业经济区域化、专业化;立足于扶持“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促进农业生产由初级产品低收入型向高附加值农业转变,实现多方共赢;支持城镇农副产品集散地的市场建设,重点支持区位优势好、辐射范围大、管理规范的各类农业专业市场,促进农业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以河南伊川农商行为例,近年来,该行突出“农”字招牌,以深化和扩大服务“三农”试点工作为主线,以农户小额信贷为重点,以优质涉农中小企业为主题,新增18亿元信贷资金扶持“大三农”发展,帮助涉农项目及企业度过发展难关。

  为了做好“三农”信贷服务,该行进一步扩大事业部制改革试点范围,将支行信贷“中后台”人员推向一线,不断优化支行信贷管理流程,提高服务“三农”综合能力。工作中,该行突出农户小额贷款管理,加大“三农”特色经济和农业产业化企业的信贷力度,新投放涉农信贷资金18.06亿元,为“三农”经济注入新的发展活力。同时,该行认真做好农业综合补贴、农村低保、城乡新型医保等业务,全力做好“三农”服务。

  在此基础上,该行坚持跳出“三农”服务“三农”的信贷理念,大力支持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农村富裕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的企业。采取“向龙头企业营销贷款、向中小企业扶持贷款”的办法,先后向伊电集团、天源集团、伊龙集团等县域龙头企业授信近2.5亿元,支持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和新技术改造。同时,大力支持伊都面业、杰达食品及永达生态养殖等一批特色农业龙头企业发展,间接扶持了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 至6月底,伊川农商行农业贷款较年初增加18.06亿元,增幅36.14%,其中涉农企业贷款较年初增加3.38亿元。

  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全方位的信贷支持。创新贷款产品,切实解决农户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适时推出住房按揭、汽车按揭等农村消费贷款;紧抓现代化农业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新型农民群体不断扩大的机遇,为有一技之长的农户、个体工商户和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等提供信贷支持;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配合各区县政府为农民就业进行的专业培训,以“农民创业贷款”的形式,对符合地区主导产业发展规划,有明确经营项目,有相应供、销渠道的农民,提供相应的信贷支持。

  继续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建设,为农村发展创建良好信用环境。按照信用乡镇评定标准,认真开展好一年一度的信用农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活动,根据不同信用等级实行差别的贷款额度、贷款利率和服务内容,有选择、有步骤、有重点地培植“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和农户典型,在服务“三农”的过程中,通过银农互动,形成正向激励与逆向惩戒机制,进一步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为农村城镇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积极支持、配合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支持为“三农”服务的日用百货、农业生产资料配送中心以及县、乡、村三级连锁超市,搞活农村商品流通体系; 大力发挥农商行网点遍布农村的资源优势,积极与政府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供配套的金融服务,支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服务县域经济 做县域经济银行专家

  “县乃国之基”、“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是河南未来的希望,也是中原崛起的希望。县域经济衰退则中原衰退,县域经济崛起则中原崛起!

  而要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充分重视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和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作用。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城镇化程度越高,发展的速度和效益就越高;而工业则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手段,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河南人均经济水平低,说到底是工业发展水平低。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无论是推进新型工业化还是新型城镇化,都离不开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作为以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为定位的农村商业银行完全可以这样的责任感和魄力来加大其服务县域经济的工作力度!

  支持新型城镇化中的基础设施新建和完善。经过探索,河南把以新型农村社区为战略基点和切入点的新型城镇化作为“三化”协调发展的突破口。因此,农商行应当紧跟政策导向,支持农村城镇化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对旧村改造、移民搬迁、水利骨干工程、基本农田建设等有还贷能力、有担保的基础设施项目的信贷投入;建立对基础公共设施业务拓展的快速反应通道,积极了解城市改造和旧房拆迁等信息,为市政工程、水电、公路交通、城市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融资服务。 

  完善服务体系,提升个人银行服务水平 。积极适应新的经济热点区域出现,充分利用并强化现有网点和地缘优势,从构建物理渠道、拓展优化电子渠道以及加强客户经理队伍建设等三方面入手。针对客户日益增长的投资理财、消费融资、交易结算等需求,积极开展业务品种创新,不断完善差异化客户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个人理财、个人贷款、信用卡、电子银行等业务,充分满足辖区客户尤其是新型农民群体对金融服务不断增长的新需求。

  服务产业集聚区发展,推动县域工业转型升级。以“合作,为了竞争”为机制形成的各类产业集聚区,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其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都无与伦比。作为一项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节约集约发展的基础工程,产业集聚区已成为河南省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招商引资的主平台、农民转移就业的主渠道、改革创新的示范区和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有鉴于此,农村商业银行可采取有以下举措,引导和支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优化资源配置,引导信贷投放向产业集聚区倾斜,优先满足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和项目融资需求。对辖内产业集聚区逐一实地走访,掌握第一手资料信息,筛选出一批符合信贷政策、发展前景广阔的产业聚集区企业纳入项目库管理,进行重点维护。积极主动与地方政府部门进行沟通和联系,密切关注产业集聚区招商引资信息,挑选出一批好的项目进行分析研究,确定支持方案。

  提升信贷管理水平,根据产业集聚区的功能和特色,按照产业类别制定统一信贷准入标准,完善优化贷款办理流程。采取对产业集聚区整体授信的方式,在整体授信额度内,允许集聚区企业间动态调整各自授信额度,灵活使用信贷资金。对产业集聚区内规模实力雄厚、资金需求量大的企业客户采取社团贷款方式予以支持。

  多策并举,大力扶持县域企业发展,培育县域经济发展主动力。重点支持仓储物流、粮食科技、农业机械化等领域项目和具有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的县域骨干企业、重点行业龙头项目,以充分发挥该类行业和项目对县域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充分利用自身独立法人优势,结合地区产业发展定位,全力支持中小、小微企业尤其是产业集聚区内的该类企业的发展。针对中小、小微企业贷款业务“急、短、频”的特点,简化审批程序,简化办贷手续,构建中小企业贷款的快速通道,采取“一次核定、余额控制、随用随贷、周转使用”的方式,方便其使用信贷资金;鼓励中小、小微企业成立担保协会,大力推行林权抵押、存货质押、股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动产质押、专业合作社担保等适合中小、小微企业融资特点的贷款产品,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问题;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合作,建立会商机制,定期召开三方会议,通过政府牵线搭桥,做好农商行与中小、小微企业项目对接。同时,为中小、小微企业积极争取财政贴息资金、项目财政补贴资金等优惠政策,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

  近年来,河南省农信社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步伐,努力把农信社打造成为成为健康而富有活力的现代金融企业。按照银监会关于稳定县域、做实县域的改革要求,河南省农信社已成功组建农商行18家。

  “改名不改姓,改制不改向”,改制成功的农商行坚持立足“三农”、 面向县域、面向中小企业、面向社区的市场定位,积极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不断加大对河南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业已成为新形势下推动中原崛起、加快河南振兴的重要金融力量!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