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8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台州等地合作社受困土地续租难题


  8月份的浙江正是农作物生长种植的季节,农民们都在田间地头精心照料着自己种植的农作物。然而,位于台州市黄岩区屿头乡白石村的黄岩西乡果蔬科技专业合作社里却有着一番别样的场景,社员们没有在田间地头上忙碌地开展生产,而是在进行着搬迁工作,把生产基地里的各种生产物资一批批地搬上车运走,他们将告别这块熟悉的土地。

  “我们5年前承租了这块土地,今年承包土地的合同到期了,因为没能和村里达成续租协议,村里把土地承租给了别人,我们只能搬走了。” 黄岩西乡果蔬科技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朱庆国对记者说,“5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我们承租下来后花了很大的力气才将这片荒山开垦成现在的种植基地,并且还修了路,通了水,建设了各种现代化的农业设施,现在离开这块基地真的让合作社的发展很受影响。”

  白石高山蔬菜基地曾是黄岩西乡科技专业合作社起家的地方,面积占合作社总承包面积的50%。按照现代农业园区的标准,基地建设了喷灌、滴灌等先进设施,这里出产的高山蔬菜畅销国内市场,也让该合作社在几年之内迅速发展壮大,成为黄岩区规模最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但由于今年合同到期后土地无法续租,该合作社不得不离开基地,另谋出路。

  据了解,在耕地稀缺的浙江省,承租土地续租难的问题已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现象,像黄岩西乡果蔬科技专业合作社这样受土地续租问题而影响发展的合作社还有很多。土地续租缘何成为了制约合作社发展的一大难题?这对合作社究竟产生了怎样的负面影响?合作社又该如何走出这一困境?近日,记者对有关情况进行了采访。

  农民:土地出租涉及自身利益

  “谁给的租金高农民就会租给谁,这是土地流转市场化的体现,只要价钱合理农民就可以将土地承租给任何人。”台州市黄岩区供销合作社副主任梁友华向记者介绍说,“黄岩区以山区地势为主,用于生产的耕地面积稀少,因此土地租赁市场的竞争比较激烈。同时,由于土地的价格每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出于对利益的考虑农民肯定不会签订长期的租赁合同,合同到期后农民会将土地租给出价更高的农户或合作社。”

  在黄岩区梁湖桥前村,该村负责管理土地流转账册的村民张军法也向记者表示,“对于农民而言,土地出租的价格至关重要。目前,全村承包给合作社的土地租赁合同都是一年一签的,每年租赁的面积都在变化,今年全村有1/3的农户因价钱原因没有同合作社续签。” 据了解,2011年梁湖桥前村租给合作社土地的承包价格是每年400元,而今年将土地租给种植甘蔗的大户,租金可以增长到每年600元。由此可见,土地的出租价格成为了主导土地出租市场的主要因素。此外,外部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地的出租。据了解,由于黄岩区以发展工业与高新科技产业为主,除了国家规定的“农保地”外,农民更倾向于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企业用于工业建设,农民转让土地的价格为60—70万元/亩,远高于出租给合作社和农户每年2000—3000元/亩的租金。

  除了土地出租的价格因素,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许多村民因为传统的土地本源思想,不愿长期脱离自家责任田,还有的则生怕本村土地规划用途有变,不愿长期流转影响个人利益。据黄岩区农业部门统计显示:2011年,全区农村土地流转期限1年以下占土地流转总面积的34.39%,土地流转期限1—5年的占45.74%;5—10年的占14.81%;10—20年的占3.47%;而流转期限在20年以上的仅占土地流转总面积的1.61%。

  合作社:土地无保障发展受限

  在浙江台州等地采访时记者了解到,缺乏连片集中的土地是合作社在发展中面临的一大难题,然而采取承租流转土地的方式虽然可以解决土地不集中不连片的问题,但土地流转时间短并且难以长期续租仍制约着合作社的发展。

  由于流转土地租期短,合作社在投入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常常顾虑重重,这制约了合作社的发展。台州市屿头乡周家寮村蔬菜基地是西乡科技专业合作社新开辟的高山蔬菜生产园区,然而该园区的道路和灌溉等设施却显得极为简陋。朱庆国说,“本来想把这里的喷灌、滴灌全部搞上去,但承包的土地只有5年,现在已过去3年,农民下一步也不知道会租给谁,所以不敢过多地投资建设。” 据介绍,凭借独特的地理条件,屿头乡出产的高山四季豆、红茄曾远近闻名,卖价高,效益好。但由于受灌溉条件限制,该合作社只能全部改种相对耐旱的紫莳药,这不但影响了合作社的收益,简陋的生产设施也制约着合作社长远的发展。

  此外,土地到期后无法续租也为合作社的生产布局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今年春耕期间,黄岩临湖农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社就遭遇了这样的难题,该合作社在北洋镇的水稻生产基地因为部分土地无法续租,而在水稻基地内冒出了一个个西瓜大棚和茭白地,这严重影响了合作社连片机械化耕作。

  合作社理事长章彬斌说,“我们在灌溉和喷药时要像躲避‘雷区’一样,得十分小心,使用大型机械很难开展连片作业。”

  据了解,今年4月初,黄岩区农业部门针对全区90家规模较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了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60%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反映土地(长期)流转比较难。此外,记者通过对浙江省平湖、临海以及台州其他地区的调查了解到,土地续租难、流转时间短已成为各地合作社发展的一大困扰。

  专家学者:联结利益共同致富

  台州市黄岩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所出现的问题仅仅是浙江省各地合作社遭遇土地续租难问题的一个缩影,这其中牵扯着农民与合作社两方的利益。如何能化解双方的矛盾,使流转土地续租问题不再困扰合作社的发展,记者就这一问题对多位专家学者进行了采访。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经济组织与制度研究室主任苑鹏表示,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民依法享有对土地的使用权,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而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带动农民致富的重要力量,不应该以合作社的营利为目的。因此在租用流转土地的问题上,合作社应该带动流转土地的农户以入社分配盈余或者为合作社生产打工等形式实现致富,与农民结成利益的共同体,从而助推合作社发展。

  同时,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徐森富认为,对于合作社而言,为了防止土地续租问题对未来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合作社应该探寻土地流转的市场规律,通过提高租金以及为农民带来其它利益等形式来增强在土地租赁市场上的竞争力。此外,合作社还应该及时转型发展高效益农业来增强自身实力。

  此外,有关专家还表示,根据土地流转的市场规律,政府在土地流转与土地租赁的过程中应起到中间调剂的作用,而不是采用行政的手段进行干预。对于农民与合作社之间存在的一些矛盾,譬如,在合作社连片的生产基地中,个别农户想收回土地自己进行生产时,地方政府可以采取土地置换等形式让农户在合作社生产基地外的土地进行生产来解决问题,通过协调发展的方式,来培育成熟的土地流转市场,最终推进农村土地的长期稳定流转。

  (本报记者任智超采写并据《中国青年报》综合报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