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开拓创新 敢为人先
湖南省白沙溪茶厂股份有限公司73年民族产业发展之路
□ 湖南省人大代表、湖南省白沙溪茶厂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新安

  2011年,总经理刘新安(左二)带领安化黑茶赴欧洲推介,在“湖南黑茶欧洲行”活动中刘新安总经理向时任湖南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杨泰波(右一)介绍罗马尼亚朋友康斯坦丁准将。
  1976年6月,湖南省安化县长乐公社党委一班人在“铁脚板书记”张主器(右一)的带领下,往白沙溪茶厂送茶叶中途歇脚的场景。
  2011年8月,白沙溪“龙之舞—千两茶号子”表演亮相香港国际茶艺表演舞台,向世界人民展示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化千两茶制作魅力。
  今年七月,公司副总经理王双如(左二)带领安化黑茶再赴俄罗斯莫斯科开展推介活动。
  一块块历史的砖茶印证着白沙溪73年的历史征程。
  壮观的白沙溪千两茶晾置场。

  湖南安化县,在悠悠资江的山崖水畔,有一条并不起眼的小溪,她叫白沙溪。白沙溪清澈的溪水是平常而渺小的,但在这里她孕育出了中国黑茶产业的一代骄子:湖南省白沙溪茶厂。

  实业救国 开创中国紧压茶产业先河

  在血与火的抗战岁月中,白沙溪人抱着以实业报国、传承国粹、造福乡民的理想,创造了黑茶史上的第一片黑砖,成就了白沙溪的辉煌历史。

  1939年,在全民抗战进入最艰难的时刻,为维持战时经济、调剂抗战资源,留日农学士、安化小淹人彭先泽在家乡组织成立了湖南省砖茶厂,这就是湖南省白沙溪茶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白沙溪)的前身,它在民族危难的战争硝烟中诞生,为国为民,实业报国,开启了中国紧压茶产业的先河。

  白沙溪的诞生对战时的经济促进作用是巨大的。抗战以来湖北沦陷、广州沦陷,湖南运输阻塞。1941年,因战争阻滞于湖南的毛茶原料就有1624.85吨。为另开通道,疏通销售,白沙溪茶厂的开创者彭先泽数次穿越火线,两度赴西北边陲调查边销市场及运输路线。将研制的黑茶砖样品送蒙、藏代表及苏联驻兰州商家代表品评,被俄国茶师、中国经济部商品检验局鉴定为“色味俱佳、品质优良、样式美观”,逐渐和陕、甘、宁、内蒙古以及苏联等国签订了供销合同。1941年7月,首批黑砖茶10万片出厂西运,抵达甘肃兰州。1939—1945年,湖南省白沙溪茶厂共压制黑砖茶7116.7吨共计355.84万片,其中96吨运往香港,约4000吨运至新疆星星峡或哈密,还有一部分由中国茶业公司销往苏联,作为偿还贷款及购换物资,其余3000吨运往兰州,销往甘肃、青海、宁夏及新疆,有效解决了当时西北的茶荒,有力支持了抗战。

  白沙溪就是在这样的抗战岁月中开始了其70年的民族黑茶事业的征程。

  开拓创新   白沙溪成为中国边销茶的摇篮

  边销茶是千百年来由我国国情决定了的特殊产品,新中国成立后稳定边销茶成为一项关系民族团结、维持民族发展的重要产品。为此国家民委专门出台了关于边销茶的一系列产销政策,并指定了特定的几个国有生产厂家生产边销茶,湖南省白沙溪茶厂就是最早的边销茶生产厂家之一。

  在新中国建立后,白沙溪茶厂肩负着保证边销茶调拨的重任。

  由于不同的少数民族聚集区域、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不同品种的边销茶适合不同的地区需要。白沙溪茶厂在70多年的发展中,充分发挥传统技艺优势开拓创新,开创了黑茶史上的数个第一,以不同的产品特点适应不同区域民族的饮食习惯。继1939年彭先泽在白沙溪研发出第一块紧压型黑砖后,白沙溪在1953年研发出湖南第一块茯砖茶,结束了湖南作为茯砖茶原料产地却不能产茯砖的历史。至此国家正式把全国边销茶加工基地由陕西转至湖南。1958年,白沙溪茶厂结合现代与传统工艺研发出第一块花砖茶。1952年、1983年和1997年,白沙溪为保护“安化千两茶”传统制作工艺,先后三次恢复生产“千两茶”,为“安化千两茶”传统工艺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接班人。

  在70年的发展中,白沙溪茶厂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专业人才,根据生产分配的需求,先后从白沙溪茶厂的技术力量中分化成立了湖南省益阳茶厂负责专门茯砖茶生产、湖南省临湘茶厂负责青砖茶生产。如今,白沙溪茶厂、益阳茶厂和临湘茶厂已经成为我国边销茶事业的最主要生产厂家。

  敢为人先  白沙溪带领民族黑茶产业走出新时代

  溪流琥珀三千里,茶洗白沙一万年。“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社会进步。”是我们做为一个工人企业家“经世致用”之追求。企业追求利润与担当社会责任,看似两码事,其实是一回事。

  2007年5月,原白沙溪茶厂由国有企业转型为股份制企业,由计划经济的运作模式转型为市场经济的运作模式,湖南省白沙溪茶厂有限责任公司从此步入了新的征程。

  白沙溪改制后一举扭转了在过去10多年中年年亏损的局面。白沙溪从一个向国家伸手要钱的负担性企业奇迹般地转型为年创利税千万的现代化企业。这正认证了2008年8月周强书记在视察白沙溪茶厂有限公司时说的:“改革就有出路,改革就有希望,改革就有发展!”

  在省、市、县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短短的几年时间白沙溪把黑茶这个古老产业做成了现代化的市场,做得如火如荼:

  2010年5月,白沙溪品牌代表黑茶进入了上海世博会,获得“上海世博会十大名茶”的荣誉,进驻世博会联合国馆和湖南馆,代表中国黑茶迎接了数百万的世界友人;2011年11月,“白沙溪”黑茶荣获联合国环境保护基金会颁发的联合国环保成就奖,成为“绿色中国—杰出绿色健康食品”;2011年,白沙溪产量突破万吨,产值达到3个亿,实现完成销售2.5个亿的目标,创利税达到7000万元。

  在白沙溪的带动下,安化黑茶产业迅速崛起,全县兴起了一批全国知名的黑茶企业,黑茶产业成为安化县乃至湖南省的农业支柱性产业。

  白沙溪骄人的成绩让白沙溪人感到了无比的自豪。近5年,公司每年拿出1000多万元资金,改造茶园,培训茶农。2011年11月,白沙溪负责实施的安化县“20万亩黑茶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项目,公司10个优质茶基地共带动10万户茶农,户均增收6000多元。黑茶产业的高效发展,带动了周边农村种茶业、竹木业、棕榈业、编织业、手工业、服务业的综合化产业发展,每年为社会增效1个多亿。

  心系天下、敢为人先、坚韧不拔、开拓创新的白沙溪精神,正是当代“湖南精神”的最佳注解,在新时期新征程中焕发着新的蓬勃活力。

  积极拓展  打造世界的民族品牌

  任重道远,白沙溪肩负着历史的责任。为把白沙溪这个70多年的民族品牌建设成世界的名牌,带领中国茶叶走出世界品牌之路。  

  白沙溪现阶段的目标是“做强百年民族产业、走出世界品牌之路”。近几年来白沙溪连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城市参加各大国际茶博会,以国际茶博会这个国际平台逐步接触世界面向世界,在新时代的世界市场中探索中国黑茶发展之道,慢慢打开了世界市场。

  2011年5月4日至5月24日,黑茶之源——湖南黑茶大型欧洲推介会分别在匈牙利、捷克、罗马尼亚、土耳其、乌克兰和俄罗斯欧洲6国成功举行。

  在欧洲,白沙溪展位在会场上的精美布局和深厚的黑茶文化底蕴给到场各位嘉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白沙溪天下一绝的千两茶展示震撼了各国友人。“白沙溪黑茶是世界一绝啊,太神奇了,口感好,香味浓,品质很好。"移居匈牙利50多年的著名华裔匈牙利文学翻译家、匈中友好协会副主席昌寿福女士看到包装别致、制作精美、完全用手工制作的白沙溪百两茶,兴奋地说,"黑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茶味,是中国茶的文化性、艺术性和健康科学的最佳组合。”

  2011年8月,白沙溪“千两茶龙之舞”表演首次亮相国际舞台。2011年8月在香港国际茶业博览会中,白沙溪一首嘹亮的千两茶号子伴随着7位杠爷的表演唱响了香港国际舞台。在这里白沙溪让来自全世界的人们见识到了神秘的黑茶及其制作魅力,让世界人民了解黑茶,让更多的人喝上健康黑茶。白沙溪已经开始走出国门。

  在此之后白沙溪先后还参加了澳门国际茶叶博览会,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参加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国际茶业博览会。

  2012年7月,白沙溪再次出行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3国,联合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中国商会等国际机构开展贸易对接会。  

  黑茶因其优异的健康功效、独一无二的生产技术、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在世界市场将拥有无限的发展空间。它正一步一步带领中国黑茶产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把民族黑茶打造成世界的品牌。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