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面对电商过山车般的忽上忽下,做惯了传统实体门店的零售商们,他们的小心脏也许真有点受不了了。
不管电商是不是骗局,以往老老实实做实体零售的企业们被迫主动出击,开通了自己的线上业务,在“等死”和“找死”之间尽量不死,各种挖人、营销大战也暗暗涌动。不过可惜的是,死亡像是被放大了很多倍一样,时时吞噬着这些被电商绊住脚步甚至绊倒的实体零售们。
达芙妮电商陷困境
“达芙妮大幅裁员”事件近日被广泛关注,尤其是其3名电商部门主管被“下课”引发了对传统企业线上困境的讨论。业内人士透露,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企业试水电商失败的案例会越来越多。京东、苏宁、国美在一旁上演“三国杀”,而传统服鞋企业为何与电子商务如此格格不入?
据报道,达芙妮内部员工爆料称,达芙妮在上海总部裁员近300名,电商部门3位主管被裁。而达芙妮公关部负责人表示,公司对于部分工作岗位进行优化调整,整体影响幅度占员工总数约为0.7%。这个比例称不上裁员,只是人员的优化和岗位调整。“不止是电商部门有人员的调整,整个集团正在逐步进行组织架构的调整。”达芙妮公关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达芙妮2009年开始建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而独立运营至今三年,线只电商销售与线下实体销售的比例仍差距悬殊。
达芙妮国际近期公布的2012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营业额同比增长28.9%,毛利同比增加27.8%。达芙妮品牌全国范围内超过5000家的实体门店去年营业额达85.7亿港元,而电子商务方面的收益却不到总营业额的5%。而半年报还称,集团采取了专注发展直营店铺的策略性开店计划。
“向电商转型并不适合每个企业,电商也不仅仅是一般所认为的传统企业换个渠道甩货的方式。”广州恩卓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管仙汕透露,“我所接触的很多服鞋企业老板,他们都想发展电商渠道,但是很多均以失败告终。”
“并不是在网上开店就表示进入电商。”管仙汕指出,电商要成功,最关键的是带给客户一种购买沟通的体验。如果企业品牌只是把电商作为一个低价甩货的平台,消费者在短时间内确实会一拥而上。但是在目前商品库存量增加,实体店又在加大打折力度的情况下,电商的价格未必会比实体店有价格优势。
75%的家居电商赔本
日前,TATA木门董事长吴晨曦在微博上发了一条信息“TATA木门的电子商务的业务版块,是今年增幅最大的部分,但是不赚钱啊!卖价底,成本高,中间还被网络平台吃走一块,就落一个销售额好看了。”
众多试水电商的家居企业都表示,“不赚钱”一直以来都是困扰企业的“电商之痛”,目前多数企业电商利润几乎都只有4~6个点,与传统渠道获得的利润相比相差大约2.5倍,若成本控制治不好,不小心就会赔钱。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80%以上的家居企业高度关注电商,60%以上制造企业正在规划实施,但仅有5%的企业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Padoor(派的门)是木门品牌TATA打造的一个电商子品牌,于2012年5月正式上线销售。论布局,派的门已经具备相当大的规模,但据派的门北京市场运营负责人李青春介绍,派的门北京地区的月均销售大约为100万,即1000多樘门,“目前每套门的利润大约为6个点左右,而同类型的木门线下渠道销售的利润大约为10个点”,中间的差别不言而喻。
同样作为家居电商品牌的林氏木业,每个月订单基本稳定在1000件,月销售额也稳定在2000~3000万的电商品牌。但林氏木业CEO林佐义依然感叹电商竞争压力太大,“如何在数量庞大的家具网上中突出重围,目前的办法就是拉低产品的售价,我们的利润大概为3~5个点”。林佐义指出,同类产品线下渠道销售的利润大概为8~15个点,“电商的确没有大家想的那么赚钱”。
为了全力进军电商,科宝于2011年关闭了所有线下门店。但触电之路却并没有想象中平稳。据科宝博洛尼新媒体中心总监王雷介绍,科宝试水电商目前主要集中在淘宝平台上,一个月大概销售300多套橱柜,月回款约为300万,每套橱柜的利润大概为3~5个点。“科宝电商目前的情况属于不亏损,少有微利”。
红孩子转型电商失败
曾经宣称要在2011年实现IPO的母婴电商企业红孩子,近日被传正在四处寻求被并购的机会。
红孩子以销售母婴用品起家。在创始之初,就成立了专门的编辑部,制作直接邮寄广告 目录,投放到妇幼医院、生活社区中。在高峰时,红孩子的直投产品目录每期印数高达150万册。随着目录影响力的增大,红孩子开始在目录中投放其他品牌的商业广告,借此填平直投业务的印刷和投递等成本。
到2006年时,“红孩子”网站上线,实现了公司创业团队“目录直销+电子商务+传统物流”的创业构想。在2008年,红孩子的销售收入已经逼近10亿元,将同行业的竞争对手远远甩在了身后。有“中国儿童消费品第一股”之称的博士蛙于2010年9月在香港主板上市,其当年的营收规模才6.3亿元,市场规模远远不及红孩子。
“从2008年末至2011年,红孩子自己迷失了方向。”前述红孩子离职高管表示,在中国母婴用品行业的增长黄金期,红孩子毫无作为。在他看来,其原因既有外部竞争环境的压力,也有创业团队自身的因素。
在长期关注红孩子模式的电子商务观察员鲁振旺看来,在迷失的3年里,红孩子一直在目录直销和电子商务两大业务间左右徘徊。鲁振旺表示,红孩子的创业团队应该早已意识到了公司的出路在于电子商务,但由于过于依恋直邮给公司创造的价值,其向电商的转型不够彻底。
据红孩子公布的财务数据,至2010年,其录得总营收约15亿元,其中直邮业务占据约9亿元的份额。直到2011年末,随着该业务的急速萎缩,红孩子才被迫转型为一家彻底的电子商务公司,直邮事业部被取消,目录的形式告别了销售功能,成为老客户精准营销的渠道和工具。
2010年5月,京东商城涉足母婴业务。2011年,当当网重点发展母婴业务,并由创始人、董事长俞渝亲自挂帅负责这一业务。去年11月,当当母婴类商品月销量达3000万元,增长率超过300%,已经超越了红孩子。
(文字整理/赵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