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迪庆州西南端,“三江并流”腹地。维西县气候冬长无夏,春秋相连,仅有冷暖、干湿和大小雨季之分,年平均气温11.4℃。高差悬殊的海拔,分布不均匀的光、温、降水,形成了特殊的立体气候,适合各种植物生长。
近几年来,维西县供销合作社按照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要求,结合境内地貌和气候特点,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引导、扶持农民发展药材产业,让农民实现增收致富。目前,已形成全县1/4的农户参与,种植面积近4万亩、年产值近亿元的药材种植规模。
建基地引导示范
为了能让农民尽快掌握药材种植技术,供销合作社在全县各地创建了各种药材种植示范基地。今年,由康普基层供销合作社带动成立的维西康洛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永春乡腊八底村建设桔梗示范基地50亩、白术示范基地50亩、纹党参示范基地100亩及育木香苗100亩。维西供销药材土产有限公司还投资25万元在攀天阁乡果咱底村建设了13亩当归育苗基地。在现场指挥的公司技术员何志明告诉记者,明年出苗后将分发给塔城和攀天阁两个乡镇的农民种植,面积可达到1000亩,当归成熟后由公司负责回收。基地还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仅是建在果咱底村的基地平时每天就需用工40人,每年有2个月左右用工达到100多人,人均工资80元/天。
维西县目前有各类药材种植基地8个,其中有4个基地为供销合作社建设,总面积达15000亩,分布在全县各乡镇。
搞合作扩大规模
“种植要上规模,才好和外地老板对接。”攀天阁乡美洛村村民和品贵感慨地说。和品贵是村里的种药材大户,他种了12亩虫娄,还种了10亩玛咖。在当地来说,他家的药材产量已经算是比较多了。但是,就算再加上其他乡亲的药材产量也还不足以吸引外地老板老远跑来收购。因此,当地的老百姓药材收购后往往也卖不出好价钱。
2011年11月,在县供销合作社的指导下,由和品贵牵头成立了维西品贵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美洛村360户农户中有136户加入了合作社,共种植35亩虫娄、150亩玛咖、100亩秦艽、100多亩木香。合作社成立后,药材的规模、产量、质量都上去了,外地药材老板主动上门与合作社联系订货,保证了药材稳定的销路。
维西县供销合作社主任欧阳杰介绍,2007年3月,由康普基层供销合作社带动成立了第一个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维西康洛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到现在,合作社有成员150人,社员1116户,带动农户3560户,种植有纹党参、当归、木香、秦艽、桔梗、附子、虫娄等药材13000亩。目前,全县供销合作社参办、领办的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达20个,入社农户有2000多户,带动农户9337户,约占全县农户的1/4。合作社的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9300亩,年产值9825万元。计划到2015年将药材种植面积发展到6万亩,实现亩均收入8000元以上。
建龙头保障销路
为保证药材的销售渠道畅通,县供销合作社成立了维西供销药材土产有限公司,由该公司与中国药材总公司签订了意向性收购协议,并与购基地种苗的农户达成收购承诺。如当归长大后,由县药材土产公司回收,市场价低于16元/公斤时,按16元/公斤收购;市场价高于16元/公斤时,按市场价收购,保障农民只增收,利益不受损失。2011年至2012年,供销合作社投入资金500多万元对药材土产公司进行改造扩建,改扩建之后公司年收购药材将达到3000吨,产值1200多万元。
“种了不愁销路,老百姓最得实惠。供销合作社叫种的药材,看得见、摸得着,有人指导,有人收购,我们最相信供销合作社了。”永春乡花洛坝村村民李汝先这样说。永春乡花洛坝村2010年由政府扶持种植了350苗冰葡萄,不过,葡萄要到2012年底才开始摘收。当地的政府给予了承诺:在没有收入的两年内,政府每年给予1000元/亩的补助。为了增加果农的收入,县供销合作社引导村民在葡萄园中套种中药材,由维西康洛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具体指导并收购。李汝先家4口人,在供销合作社的帮助下种了5亩药材,去年收入4万多元,人均收入达到了1万元。现在全村70多户人,家家都种了药材,最多的人家年收入八九万元。
助农实现小康
种植药材帮助农民迈上了小康。和品贵说,他家种的是当地虫娄,5年以后才能采收。这5年每亩共需投入资金(含种苗、肥料、遮荫网、人工工资)8万元,年亩均纯收入可达到16万元以上。期间可采虫娄籽卖,今年收了20公斤虫娄籽,市场价2500元/公斤,可收入5万元。玛咖年亩收入4000元,他家的10亩玛咖今年收入将在4万元左右。
维西康洛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志光告诉记者,木香亩产量可达到600—700公斤,按市场价6元/公斤计算,亩收入可达到4000—5000元,而秦艽亩收入也可达到4000多元。永春乡拖枝村鱼塘组村民李文义,两个儿子和儿媳都在外省打工,妻子去帮儿子带孙子,他一个人在家育了8分木香苗和1.6亩桔梗苗,还种了4.5亩木香、1.3亩附子及2.7亩续断。2011年纯收入9万多元,比几个子女在外打工的收入还多。如今,维西除县城所在地外,其余9个乡镇都在种药材,维西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药材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