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沈阳市社借助庄稼医院提升整体功能
本报讯 (驻辽宁记者 任 军 通讯员 张迎春)辽宁省沈阳市供销合作社发挥供销合作社点多面广、贴近“三农”的优势,在全市范围内以庄稼医院为载体,广泛开展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和测土施肥、科学用药、技术指导等综合服务,通过“构网络畅流通、强服务解民忧、抓科技助增收”等系列措施,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先进技术推广,完善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了供销合作社为“三农”服务的整体功能。
目前,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依托基层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社有企业建立庄稼医院34个,拥有职业资格庄稼医生201人,累计测土施肥面积104万亩,提供病虫害咨询49251次,举办科技服务讲座984次,发放科技服务手册64212余册。沈阳秋实种苗庄稼医院、新民市福德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庄稼医院等一批服务功能完备、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庄稼医院,在推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收到了“农民得实惠、供销合作社赢民心”的良好效果。
山西陵川县社着力搭建中药材产购销一体化经营格局
本报讯 (驻山西记者 赵志强)近日,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六泉中药材批发交易市场全面完工。市场包括1000平方米中药材仓库、1000平方米中药材晾晒场地、150平方米中药材展示厅和交易厅。目前,已经购置部分中药材初加工设备、安装了中药材称重计量设备并设置LED电子显示屏等。
该批发市场由陵川县六泉供销合作社所属的六泉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承担建设,总投资200万元。批发市场依托六泉中药材产业基地,旨在形成中药材产购销一体化经营格局,解决药农“卖难”问题,助推中药材产业规模发展、规范发展、有序发展和健康发展。
批发市场建成后,可以充分发挥信息优势、服务优势、技术优势,利用当地丰富的中药材资源,有效指导和拉动农民从事中药材的种植、收购及相关产业,年可实现中药材产值4150万元,区域内农民户均中药材收入可由原来的2000余元增至5000—8000元。对促进当地经济转型跨越发展,不断巩固和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彰显供销合作社为“三农”服务功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陕西榆林市社 蔬菜直销亭创新农产品流通模式
本报讯 为有效解决榆林市区蔬菜“卖难买贵”问题,由榆林市供销合作社主导、榆林市兴丰农副产品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实施的“供销合作社蔬菜直通车工程”,经过4个多月的运营,已显示出蓬勃的发展态势。目前,榆林市社正积极推进供销合作社蔬菜直销亭的各项建设工作。
榆林市社的“供销合作社蔬菜直通车”以其便利优质的服务、低于市场20%—30%的价格及鲜明的供销合作社标识受到了榆林城区老百姓关注。截至目前,榆林市社蔬菜直通车工程已建成蔬菜直通车配送中心,设立了“陕北农副土特产品总汇供销合作社直营店”,购置了5辆蔬菜直通车在本市近30个小区进行流动销售。蔬菜直销亭日平均供应蔬菜种类达31种,累计销售近460多吨,其中地产蔬菜占总销量的60%,为老百姓买菜提供了极大便利,深受老百姓欢迎。
据了解,供销合作社蔬菜直销亭面积15平方米,采用方钢作为主体框架。蔬菜亭可吊装、可移动,可长期使用,防鼠防潮,美观大方,内部可摆放三排货架、可安装空调或放置冰柜。“供销合作社蔬菜直销亭”进入社区后,能解决蔬菜直通车的落地问题,将大大降低蔬菜销售成本,为市民提供家门口的蔬菜批发市场。届时直通车、直销亭、网上订购将成为地产蔬菜销售的“三驾马车”,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低价的新鲜蔬菜。
另外,为了全力推进供销合作社蔬菜直通车建设工作,榆林市政府形成了《关于市供销合作社蔬菜直通车项目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作出了五个方面的决议,着力解决供销合作社蔬菜直通车及直销亭建设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目前,市综合执法局已批准供销合作社蔬菜直销亭在农垦花园、银沙路、夏洲路、德静路、高专附小家属院、中心血站、长青、金阳小区等17个小区建设,扩大蔬菜直通车的辐射范围,为更多的居民提供便利。
(张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