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降至9个月来新低
本报讯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发布的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2%,比7月下降0.9个百分点,这是中国官方制造业PMI指数9个月以来首次跌至“荣枯线”以下。
值得重视的是,服务业发展好于制造业。今年以来,非制造业PMI保持在稳健水平,高出制造业平均水平4个多百分点。
从11个分项指数来看,8月份只有生产指数略高于50%,其余指数或位于50%或在50%以下。与7月相比,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下降。其中原材料库存指数降势较为明显,降幅超过3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6.6%,与7月持平;积压订单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采购量指数、进口指数、购进价格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上升,其中购进价格指数上升明显,升幅为5.1个百分点。
从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情况看,当前经济运行呈现逐渐筑底迹象,库存调整接近尾声,国内需求趋稳,新出口订单指数同7月持平,没有继续下滑,出口增速可望有所恢复。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李长安认为,经济下行仍将持续一段时间,PMI指数仍在下行,说明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仍在恶化。特别是一些关键性指标,如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还在下降,意味着未来的企业状况和就业状况将依然严峻。政府可能会有进一步的刺激性政策出台。
(郭爽)
GDP全年增速有望稳8%
本报讯 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与厦门大学日前在北京联合发布的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2012年秋季预测报告指出,GDP全年增速有望在8%以上。
报告认为,2012年下半年,由于欧元区经济持续低迷,中国的进出口增速有可能再次大幅下滑,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下行压力。不过,若宏观经济当局继续实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在下半年再次降息0.25个百分点,广义货币供应量全年保持14%左右的增速,同时,辅之以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则今年中国经济增速仍可维持在8.01%的水平,居民物价指数(CPI)将回落至2.9%的较低水平。
由于8%的经济增长率是中国进入次高增长阶段之后的正常增长率,因此,不宜再度启动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否则将恶化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
进入2012年,中国经济继续逐季回落。上半年GDP累计增速为7.8%,是自2010年以来的最低的半年增速。中国经济增速下滑,从长期来看,是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再平衡以及中国经济进入次高速增长阶段的结果;从短期看,是欧元区经济衰退导致了中国外部市场萎缩以及国内对房地产行业调控的结果。经济增速持续回落及欧美经济不确定性提高,引发了人们对未来经济前景的担忧。
报告对中国未来两年不同的政策选择及其效果的预测和模拟表明:中国经济增长“降中趋稳”的态势正在确立。
(胡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