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渴求一滴水,我愿意倾其一片海;如果你要摘一片红叶,我给你整个枫林和云彩……”央视的晚会结束了,章子怡那首《春暖花开》却还在我脑海不停地自动回播、回播、再回播。如是,持续良久。还好,很多个问候和祝福,我送出了。
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二十八个教师节。那晚,央视以一台《至高荣耀》的晚会,将为人师者的大美与大爱绽放在了绚丽夺目的舞台,诚挚而又纯粹地让为人师者们如明星般地做了一回万众瞩目的主角。
孔夫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不仅是在校园,在生活和工作中,人之成长,都将会遇到“师者”无数。我亦如此。
今年教师节的第一份问候,我送给了我工作中的第一导师——部门主编。要不是她逼着刚实习了一个月的、非新闻专业毕业的我在规定时间里交出规定篇幅的“作业”,真不知我的第一份采访“处女作”何年何月才能问世;要不是她在我刚入职时就“放心大胆”地扔我到地方一线独自采访,真不知我的日子会蹉跎成什么样子、我的自信会萎缩成多小的个头。
同时发出的祝福,还有在山东探友的张爷爷。
张爷爷是中央党校的退休老教授。虽已是耄耋之年,但精气神并不比年轻人差。从2006年我到京求学开始,张爷爷就一直照顾、点拨着我。
“有些事情,不方便跟朋友说,不方便跟父母说,但方便跟爷爷说嘛!”研究生入学后的一个秋夜,步履蹒跚的张爷爷借着到师大拍乌鸦的名头,开导略有失意的我。若不是他老人家,在京独闯的我,真不知要在精神的低谷里徘徊多久。
“洪菊,出差了么?今晚聚餐哈!——马”
我的短信尚处于编辑状态,马导的短信就先一步发了过来。马导是我师大读研期间的导师。简短,没多余的话,是他一贯的“马家军”风格。
按照惯例,每年的教师节,师门里毕业与未毕业的在京“马家军”成员都会聚集到北师大,给马导过教师节。同样,按惯例,大家会满嘴抹蜜般地说很多个真心的祝福,然后等着合不拢嘴的马导乐呵呵地请大家吃大餐。如无例外,一般都会是围满两大桌,且使劲挤。
但今年外出采访,是真的没机会回去“挤”了,只能通过短信把祝福送过去了。
“谢谢!遗憾!别累着!”在回复里,马导加了句叮嘱。
如是,作为学生,9月10日这一天,我除了忙必须的工作,就是忙着“谢师恩”。忙碌至晚,看着那一晚的《至高荣耀》晚会,借用《中国好声音》栏目中比较潮的点评句——我被打到了,被一种情感。
等缓过神来,时间已经接近晚上十点。
“该睡了吧?”虽然这样想着,但还是不由自主地狂翻着手机里的通讯录,找寻着记忆中一个熟悉的名字。
“你好!”一串嘟声后,电话那端传来了中师赵玉凤老师熟悉的声音。
“赵老师!嘻嘻,没睡吧,节日快乐啊!”这边,我有点小谄媚。
“啊,我以为你把我忘了呢!”熟知我脾性的赵老师佯装生气。多年不见,她还是那般亲切。
“如果你渴求一滴水,我愿意倾其一片海;如果你要摘一片红叶,我给你整个枫林和云彩……”央视的晚会结束了,章子怡那首《春暖花开》却还在我脑海不停地自动回播、回播、再回播。如是,持续良久。还好,很多个问候和祝福,我送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