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浙江宁波慈溪农村合作银行持续开展信贷重点领域和关键操作环节风险排摸活动,不断完善内控管理制度,构建了严密的信贷风险防控“免疫”机制。
持续开展“三项”信贷风险排摸活动。采取支行自查、行总部委派信贷监督检查员全面复查、信贷管理部异地集中网上信息查询环环紧扣的方式,对抵押房地产真实性状况和抵押贷款的法律有效性进行了全面深入排查;对贷款余额500万元及以上信贷客户的自身贷款担保风险和对外担保代偿风险进行了排查,筛选出存有风险隐患的客户并在全行公布;对以单独土地使用权作为抵押物的贷款风险情况以及抵押土地的有效期限、开工情况等进行全面排查,积极应对和排除《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实施后对贷款安全性带来的影响。
扩大信贷风险预警对象。把预警对象从原来的信贷客户扩大到了服务辖区内的所有客户,建立了“所在地支行收集信息并上报至行总部职能部门整理并公布”的风险信息传送渠道,构建了一道严密的风险防火墙。
加强跨地区贷款管理。该行制定了《跨地区信贷业务管理办法》,统一跨地区信贷业务对象和贷款方式,上收跨地区信贷业务审批权限至该行总部贷款审查委员会,有效防控跨地区信贷业务风险。
强化融资性担保机构合作管理。对合作的20家融资性担保机构进行逐户风险排摸,根据担保公司的代偿情况、内部管理情况、担保能力、信用与合作情况,及时重新修订银企合作协议,对担保贷款代偿条件、保证金账户开立、保证金覆盖单笔贷款本金和单笔缴存最低金额作了重新约定,并就合作过程中银行有权调整保证金放大倍数、采取授信最高额控制或终止业务合作等风控措施作了前瞻性约定,进一步规范担保机构合作,确保担保贷款安全。
(项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