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2年9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感悟人生 珍惜生活
——云南考察心语
徐顺根

  云南——这片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神秘红土地,因其奇特的地理环境、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浓厚的民族风情而吸引着无数的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流连忘返。然而就在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这里却是几十万“知青”大军戎马苦战、挥洒热血的主战场,他们无怨无悔地把一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这片热土。时至今日,依然在民间流传着一个个有关“知青”悲欢离合、可歌可泣、震撼心灵、催人泪下的动人故事。

  我,作为当年参加屯垦戍边去云南的上海知青,除了跟其他知青一样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劳其筋骨”之外,还有机会亲身经历、亲眼目睹了这片红土地的另一面。在参加赴孟连民族工作队期间,我与当地佤族同胞共同生活了8个月,他们祖祖辈辈在几乎与世隔绝的深山老林中过着原始社会一样的生活,却是那样的热情、奔放、乐观、豁达,令我震惊、令我感叹、令我终身难忘;在共青团思茅地委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我有幸跟随领导走遍了下辖的9个县城和少数民族村寨,各种少数民族不同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永久的记忆,我感叹造物主打造了这样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类世界,我更感叹人与人之间的命运竟是这样的千差万别!当生活在深山老林中的少数民族同胞把上海视作他们向往中的“人间天堂”时,生活在“人间天堂”中的人们又可曾想到过在同一国度的遥远的大山深处,还有无数的民族同胞过着衣不遮体、食不饱腹的贫穷生活,他们奢望着吃饱和穿暖!

  懂得比较才会懂得珍惜,一个人也许只有在与过去的比较中,在与人与人之间的悬殊差异的比较中,才会正确的感悟人生,才会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也才会对社会乐于奉献!

  基于这样一个目的,我决定带领区社中层干部去感受一下当年知青是如何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奉献青春的,去体验一下当今的边疆人民是如何在贫困落后的环境中顽强拼搏、改变命运的。

  2012年4月10日,正值云南傣族等少数民族同胞载歌载舞欢度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泼水节”的前夕,我们上海市松江区供销合作社赴云南考察团开始了为期8天的商务考察。

  这次考察活动得到了当地政府和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他们的精心安排下,使得这次考察活动显得既丰富又特别有意义。

  在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期间,大家生平第一次观赏了“摆傣孟连”民族歌舞演出;举行了对大芒糯希望小学捐助活动;参加了“神鱼节”开节仪式和龙舟大赛、万人下河狂欢捕鱼活动;还出席了富有民族特色的“长街宴”盛大宴会,这些都给每个考察团成员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在普洱市考察期间,大家参观考察了“康恩贝”集团的“铁皮石斛”种植基地、普洱市民族中医药研究所、普洱市中心的商业步行街以及当年松江1200多名“知青”工作、生活了8年的曼昔坝农场,令大家受益匪浅。

  在腾冲,通过参观文化古镇“和顺”、滇缅抗战博物馆和国殇国家公墓,使大家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作为当年的知青和今天的企业主管,我自己也再一次得到了心灵的洗礼,尽管已多次重返“第二故乡”,但此行依然使我感慨万千:当地领导的敬业精神、边疆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及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都令我由衷地感到钦佩和欣慰。

  在出席对孟连大芒糯希望小学捐助仪式上,四年级佤族女学生叶红声情并茂的发言使我深受感动。记得4年前我曾先后两次来到这个我曾经生活过8个月的村寨,当时的所见所闻令我震惊,回来之后,眼前总是浮现出一张张黝黑瘦弱却又懂事可爱的小脸,他们那种渴望知识、充满期盼的眼神始终像一根根针扎痛着我的心灵!我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无奈!尽管第二次去时代表区社全体员工给每个孩子赠送了一整套崭新的床上用品、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但沉甸甸的心情却依然无法释怀!四年后当我再次来到这里时,眼前的情景令我深感欣慰:学生们身穿节日盛装手持花环夹道欢迎我们;宿舍的桌子上整齐地摆放着孩子们的漱口杯、牙刷、牙膏;一条细绳子晾挂着每个孩子的洗脸毛巾;每张床上都铺叠着床单和被子,甚至这些学生每天还可以喝到政府埋单的牛奶,这种巨大的变化与4年前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我为一个年财政收入只有6000多万元的国家级贫困县这么重视教育的投入、这么关心孩子的成长而肃然起敬!“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各级领导的这种共识使我看到了这些孩子未来的希望,我终于释怀了!

  思茅曼昔坝农场,这是个曾经让松江1200多名知青终身难忘的地方,也是让松江无数个亲人为此魂牵梦萦的地方。虽然如今早已人去场空、旧貌不在,但通过展现在眼前的层层叠叠的茶田和偶尔残存的旧舍,依然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当年的这些少男少女们在这片土地上洒下的汗水、留下的足迹。1979年的“大返城”,使知青们的命运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在结束了最为艰苦的岁月之后,每个人未来的命运又该如何呢?我是幸运的!当年的艰苦历练成为我回城后的精神动力,乐观、坚强、知恩、感恩、脚踏实地、勤奋工作,成就了我今天的一切,我已然知足!但并非每个人的命运都是幸运的:有的人永远留在了那片红土地上;有的人身患重疾,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有的人甚至带着无尽的遗憾已悄然逝去……

  8天的云南考察活动虽然是短暂的,但考察内容带给我们的启示却值得我们深入地去思考,愿我们大家多一点感悟、多一点珍惜、多一点爱心、多一点责任、多一点奉献!愿过去的噩梦不再重演!愿每一个中国人都能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作者单位:上海市松江区供销合作联合社)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