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被《北京文学》的社长、著名作家杨晓升誉为颇具中国气派和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长篇小说《鄱湖水鬼之1998》是《中华合作时报·烟草周刊》主编周美兰的作品。
小说讲述了一段发生在1998年鄱阳湖边小镇上的故事,既有时空交错的诡异巧遇,也有古老宝藏的隐秘追寻,还包括很多非人力所能及的怪异之事。小说地域文化符号强烈,无论是人物、语言、民俗、景物描写,都带有强烈的鄱阳湖特点。小说表面写水鬼,其实满篇都是写现实。作者通过描写小镇青年的爱情、理想和生存状态,以及仇杀、械斗、拆迁、寻宝等事件冲突,不仅写出了水域环境恶化和人类生存需求扩张矛盾,传统码头的商埠文化在新经济时代的裂变,还写出了当代社会的浮躁心态和复杂人性;同时还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神秘的世界——鄱阳湖有另一片神秘的水域,小说中充满了如同《鬼吹灯》般魔幻内容的大胆想象,令人一读即不忍释卷。
不过与不少魔幻小说不同,《鄱湖水鬼之1998》的文学性也非常强,魔幻与文学的有效结合是本书的最大特点,这也开创了东方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先河。
小说还详细描述了鄱阳湖文化,比如民俗、饮食等,更重要的是以鄱阳湖的生态、人文、地理、历史为背景,描写人的贪婪、人的仇恨、人的麻木和人的温情之间的较量;描写湖泊的富饶、湖泊的美丽、湖泊的残酷。作者在精确描写灾难的同时,把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相互博弈以及人性刻画得淋漓尽致。
不少专家在看过小说后都赞不绝口,著名评论家雷达说:“据说人性与神性最接近的地方是想象力,《鄱湖水鬼之1998》便是充满想象力的作品。”
如果说《百年孤独》表现的是一种孤独的美,那么《鄱湖水鬼之1998》表现的是包容的美。这部作品就仿佛那浩瀚无边的鄱阳湖,雄浑剽悍,吞吐万象,也包容万物。
江南水乡有水鬼的说法,她们会在河中诱惑独行的船工,或混入湖边居民中,生出一些事端。这大概和中原地区流行的狐狸精传说一样,但和狐狸精不同。水鬼丽而不艳,魅而不邪,与狐狸精的主动勾引不同,水鬼似乎采取一种被动的姿态,而自有人主动放弃心智,追逐而至坠入不复。在当地,如果骂一个人是水鬼,多半不是贬低诅咒,而是对对方魅力的嫉妒和无奈的肯定。
湖边生活的人多多少少有一些水鬼气质。“鄱湖水鬼”写的便是鄱阳湖边的一个小镇一条旧街上一群人的生活。这本书中的江南水乡印象绝对是不常见的,里面的人都带着水鬼的灵气,并和水融为一体。我看到的画面是,后生们经常是光着膀子在街边经过,留下一串水脚印,姑娘则可能是随时从水里出来的,湿漉漉的衣服贴在身上,悄悄从后门绕回家。
旧街的生活是传统的、平静的,同时也混杂着水鬼的传说和城镇化的冲击。然而在小镇背后,却隐藏着一系列的秘密,所有居民都如有默契一般,对这些秘密闭口不提,假装生活平淡如常。直到一个人回乡,一些奇怪的事情陆续发生,这些事情以骇人听闻的面目出现,随之秘密一层层被揭开,小镇人生活的平静也被打破。
这本书可以算是悬疑小说,它吸引我一气读完,但用的不是一般悬疑故事的写法。这里的每一章都从一个人的视角,描写小镇的生活以及那些微小的变化,没有人是配角,每个人都分配有独特的笔墨。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推进,而是大量的笔墨描写水镇的生活和风情。我往往沉浸在这种散文般的描写中,悠悠然地像是在漫步游历一个江南旧镇,看街边店铺里人们慵懒劳作,邻里闲聊拌嘴。然而平静下面有一些细微的变化,不时又引起我的注意和疑惑。大风起于青萍之末,这些细小的变化最终形成漩涡,把小镇的秘密渐渐揭开。
这个故事的背景是鄱阳湖,鄱阳湖的千百年的传说、历史事件等元素都在这本书里被很自然地编织了进来,并掺杂进了时空交错,让今天和历史对话,看这本书的过程,也是在解一个时间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