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陆璐) 9月24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副书记、理事会副主任李春生在京会见了来访的泰国农业与合作社部副部长纳塔乌特·塞库阿一行,双方就进一步加强两国合作社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进行深入探讨并交换了意见。
李春生代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向泰国农业与合作社部代表团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中国合作社的发展情况。李春生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合作社发展,自2007年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来,合作社发展势头强劲。截至今年一季度,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55.2万家,入社农户达到4300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7.2%,涵盖了生产、供销、加工、信用、手工业、旅游休闲等众多领域。中国供销合作社作为中国最大的合作经济组织,目前已建立起国家、省、市、县、乡多层次的合作社组织体系和服务网络,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今年1—7月,全系统实现销售总额13151亿元,利润8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28.6%和17%,呈现出发展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的发展势头。
李春生表示,中国供销合作社一直高度重视与泰国合作社及合作社企业的交往与合作。特别是今年以来,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与泰国合作社代表团交流频繁,双方在学术、培训、经贸、农业等多个领域不断强化合作,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中国供销合作社及所属企业一直有意愿进一步加强与泰国合作社的务实交往,深化经贸合作,拓展企业交流,共同推动两国合作社合作伙伴关系向前发展。目前,中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有4万余家独立核算企业,业务涵盖农业生产资料、棉花、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等多个领域。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本级组建了中国供销集团,旗下拥有全资和控股公司15家,在农资、棉花、农村超市、农产品物流等方面拥有比较雄厚的产业基础。随着中国消费市场对泰国大米、反季节水果、橡胶等农副产品需求的增长,两国合作社在这些领域具有开展经贸合作的广阔空间。
李春生强调,为更好地促进中泰两国合作社经贸交流,中泰双方合作社应共同努力搭建一个在经贸领域信息共享的平台,特别是应在农产品供需方面畅通信息交换渠道,使之成为双方开展全面合作的助推器。中国供销合作社可以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辟泰国合作社产品展示专区,也可以通过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海南蔬菜博览会、廊坊农博会等活动,为泰国合作社产品提供展示展销平台。中国合作社也希望通过泰国合作社的流通网络和营销平台,促进中国合作社产品更加顺利地进入泰国市场,实现互惠共赢、共同发展。目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建成,两国合作社未来的合作之路将会越来越宽广,越来越坚实。李春生同时邀请泰国农业与合作社部代表团到各地的供销合作社参观考察。他表示,各地供销合作社在农产品生产及经营、合作社发展等方面各具特色,希望代表团与各地供销合作社共同寻找到合作的切入点、结合点,积极开展经贸合作。
纳塔乌特·塞库阿表示,此次会见是继今年年初中国供销合作社代表团考察农业与合作社部以及4月中泰双方签署战略性合作协议后的又一次深入交流。一直以来,泰国政府对合作社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目前泰国已拥有合作社成员1000万以上,合作社产品年销售额达1.7万亿泰铢,合作社涵盖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多个领域,并希望能更多地开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泰国合作社的快速发展。中国供销合作社作为中国最大的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势头强劲,经营领域宽广,希望不断密切两国合作组织间的合作,在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泰国合作社产品的同时,双方优势互补,合作生产、加工、管理、打造两国农产品品牌,共同开拓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