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9月2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全力保障地区和谐稳定
后沙峪织密社区化管理网络


  北京市顺义区后沙峪镇地处城乡接合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周边区镇的大规模拆迁,流动人口日益增加,社会管理任务加重,特别是辖区内治安案件发案率始终居高不下,给社会管理带来一定的压力。为此,后沙峪镇在7个未拆迁村实行社区化“六有”标准的基础上,加大投入,织密“人防、技防、物防”三张网,社区化管理效果显著增强。

  “四化”管理编织人防网

  防控力量专业化。在全区率先将专业保安员投入到村庄进行门岗值守和治安巡逻。与保安公司合作,聘用468名专业保安员在7个未拆迁村进行门岗值守和动态巡逻。采取专业保安员与治安巡逻积极分子“共同巡逻、分别处理”的方式开展工作,切实解决保安员不熟悉村内情况和治安巡逻积极分子防控力度较弱的问题。即发生邻里纠纷等问题时,为防止村民产生抵触情绪,治安巡逻积极分子充分发挥其对村内情况清、威望高的特点,出面调解、处理;发生盗窃、抢劫等恶性案件时,专业保安员发挥其年轻、训练有素的特点,进行制止、打击。

  学习培训常态化。针对近期发案较高的警情及突发事件,每月镇综治办工作人员和派出所管片民警统一对保安员进行业务培训,镇综治办每月听取村治保主任和保安队长汇报,总结阶段工作情况,及时分析解决防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明确下一阶段工作重点,同时加强保安员同治安巡逻积极分子之间的沟通协作,切实提高防控力量的现实处理能力。

  管理考核精细化。实行考核通报和末尾淘汰两项机制,加强对保安公司及保安员的管理。一是考核通报制度:镇综治办和派出所每月对各村社区化管理工作进行检查,主要包括出入登记是否齐全、人员上岗是否到位、突发情况处置是否得当、交办事项是否及时完成等,考核结果直接通报镇主要领导,同时纳入年终村党支部书记考核;二是末尾淘汰制度:在考核过程中,连续两个月排名末尾村的保安公司将被辞退;村两委班子成员自主对保安员的工作进行考核,连续两个月考核不合格的保安员将被辞退。通过考核通报和末尾淘汰的方式,充分调动保安员的工作积极性。

  运行经费统一化。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社区化管理工作经费。镇政府每月投入100余万元主要支付保安员工资,每月13日前将经费拨付至村,第一时间发放到保安员手中,确保投入到位。

  安装“电子眼”编织技防网

  镇内主要街道实现无盲点监控。投资900万元,在全镇主要路口节点安装“电子眼”76只,同时在后沙峪派出所建立监控平台,实施24小时动态监控,为全镇的安全防范提供技术支持,极大预防和减少各类案件和事故的发生,完善了全镇的网格化巡逻系统。

  村内主要路段实现监控全覆盖。结合村庄社区化管理,投资160余万元,在各村主要出入口加装车牌拍摄装置32处,实现进出车辆全部电脑拍照;进一步升级改造村级监控平台,将主要街巷、重点部位和人员密集场所全部纳入视线,保证“电子眼”24小时高清监控,切实提高防控水平。

  构筑“铜墙铁壁”编织物防网

  坚持改建先行。修建改造村庄治安防范基础设施。通过“筑围墙、安街门、把路口、设岗亭”等措施,落实出入村庄“人凭证、车凭卡”的管理模式,对原有开放的村庄实行相对独立封闭、井然有序的社区化管理。共建设围墙4000延米、铁艺护栏1600延米,建设电动伸缩门、铁艺大门45个,新建治安岗亭31个。

  整合机构建站,将社区警务站、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服务站、民调室等有效整合。建立融合“三站两室”功能的村级综治维稳中心,有效承担“实有人口管理、安全防范、治安管理、情报信息搜集和服务群众”等职能,使之成为“打击违法犯罪、服务人民群众、严密村庄防控、化解矛盾纠纷”的前沿阵地。

  人防、技防和物防三网取得了明显成效

  治安状况明显好转。通过实行专业保安员门岗值守和昼夜巡逻,彻底改变原来村庄的“不设防”状况,社区化管理效果明显,治安发案明显下降。2012年1月至8月,刑事和三类可防性案件发案率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36.6%和30.8%,辖区治安环境持续好转。

  村民满意度显著增强。通过编织“人防、技防、物防”三张网,使村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样便捷高效的服务,保安员与保洁员配齐配强发挥作用,村内环境得到明显改观,村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增强。

  村庄管理水平切实提升。建围墙、安街门,封闭不常用的路口,“电子眼”24小时不间断抓拍,人员和车辆持证出入,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享受同等服务,村级综治维稳中心高效办公,村庄管理朝着便民化、科技化方向发展,管理水平得到切实提升。

  在下一步工作中,后沙峪镇将以“十八大”安保专项行动为契机,进一步夯实村庄社区化管理基础,切实发挥“人防、技防、物防”三张网,全力保障地区和谐稳定。一是进一步加强对村级保安员和治安巡逻队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同时,广泛发动群众和志愿者参与安保,做到群防群治。二是进一步整合现有科技资源,实现监控系统“点、线、面”有效衔接,不断提升“技防”层次,努力提高控制和发现犯罪的能力。三是进一步完善村级综治维稳中心功能,充分发挥“三站两室”前沿窗口的作用,不断提高人性化服务水平,切实增强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张杰颖 谢偲)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