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2年9月2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安溪探茶 西坪问源
——福建安溪铁观音主产区西坪镇见闻
赵光辉

  王士让最早发现的铁观音茶树。 滕键 摄

  到安溪不到西坪镇,就等于拜观音没到普陀山,因为西坪镇是铁观音的发源地。一进入西坪,我们看到漫山遍野都是茶树。西坪这个“坪”是坡地的意思,西坪在安溪也是平地比较少的。145平方公里辖区内,平地面积还不到14%,但坡地适合种茶树。西坪户籍人口超过6万,绝大多数从事茶业,还有相当多的外来人口。

  西坪对后世茶业的三大“历史贡献”

  西坪对后世茶产业有三个绝对绕不开的“历史贡献”。在西坪镇委书记黄秀宗的办公室,他首先告诉我们的就是西坪在中国乃至世界茶界的地位。

  黄秀宗说,西坪有三大贡献:第一,乌龙茶半发酵茶的制作工艺是西坪人发明的。在明朝崇祯年间,西坪茶农在生产过程中发明,并把它传到了闽北、广东和台湾。传说有个猎人,打猎时无意把茶叶在茶篓里面摇,发现这样炒制很香,这就发现了半发酵的乌龙茶工艺。第二,铁观音的发源地是西坪。他笑着说:关于铁观音的起源有王说、魏说,但不管怎么说都是西坪说,因为老茶人魏荫和读书人王士让都是西坪人。第三,茶树无性繁殖是在西坪开始的。明朝时,西坪茶农发明了整株压条繁殖法。民初,西坪发明了长穗扦插。1936年,西坪人在原来的基础上改进发明了短穗扦插,大大提高了生产。西坪的茶树无性繁殖现在已经成为在全世界最先进、最广泛运用的茶树无性繁殖技术。

  “溪茶”养活了安溪县,还贡献了大品牌

  安溪县茶园的面积有60万亩,一个铁观音茶形成一个产业,养活了整个安溪县的百万茶乡。他们从脱贫到致富都与茶密不可分,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铁观音的发展更是起到了关键作用。

  论起茶文化的积淀和底蕴,还是西坪最深厚。安溪铁观音最早在福建、广东一带有一个简称的名字叫“溪茶”,“溪茶”就是西坪人推出去的。从制作到销售,西坪历来都走在全县前列。黄秀宗说:安溪铁观音茶的大品牌中,西坪占据半壁江山,在著名商标、驰名商标上,西坪占的比例非常多。如八马、魏荫、中闽魏氏、茗源……由于西坪特殊的地理优势,这里水的内含物很浓、很足,茶叶品评术语叫做水很重,茶好就好在水比较厚重。所以茶企有很多基地在这边。比如八马的科技生态园也在这边,企业发展很不错。黄秀宗说,古代茶税是一大块,但2003年后农业税全部取消,茶叶没有税收。茶叶收益这一块主要是企业占大头、农民也受益。

  政府的作用在于组织和引导

  黄秀宗说:政府在茶产业的发展中担负着重要的组织和引导作用。一家一户的茶园一般比较分散,政府引导,由企业、合作社牵头,把茶农组织起来。据介绍,西坪现在已经涌现出不错的茶叶供销合作社,比如德丰茶叶合作社,还有在网上以合作社形式卖茶的。现在西坪以合作社形式卖茶的还不多,这是一个大方向。另外是经营权和资源的整合转移。一些老的茶园基础比较弱,需要一定的改造,整个山头来改造,然后流转。这样在组织化程度以及从土地使用权流转这两个方面,政府做足自己该做的工作。

  政府的另一个作用是整治、提高整个市场的环境。比如说农资管理这一块,西坪供销系统跟农科院搞了农资购买平台和跟踪平台。整个政府,或者说职能部门都有参与。比如说西坪农业服务中心里面有一个农业执法大厅,整治相关违法违纪的问题。为保障西坪、安溪茶的品质和声誉,凡茶叶上不能用的农药在安溪就不能卖。黄秀宗说,严格意义上来讲,能够生产的农药,我们就不能禁卖。但安溪绝大多数都是茶农,为保护他们的利益,政府在茶叶发展环境的塑造上起到了应有的主导作用。

  从可持续发展着手为子孙后代着想

  记者在参观王士让读书故居和老铁观音茶树时,看到周围的环境保护得很好,山泉清冽甘甜。放眼四周,到处郁郁葱葱。黄秀宗说:西坪茶的底蕴还是很好的,我们现在要有组织地培养、保护。西坪镇政府、企业以及农林大学搞了铁观音种质资源保护项目,也就是把老树都保护起来,在西坪传承下去。

  在西坪,好的铁观音茶树只能剥离不能改造。乌龙茶产业上,西坪也占了很多,当地也改造了一些经济效益不太好、比较差的品种,好的还是保留在原地。据介绍,改造的方式很多,有重新种植,一般是修剪。但三五十年甚至一百年的茶树不能随便改造,要是把老树都锯掉,历史文化就没了。再者就是环境的保护。黄秀宗说,西坪山坡上有很多茶树,如果下大雨,山下的溪水只要一天就澄清了,说明水土保护得好。如果改造导致水土流失,那就得不偿失了。

  西坪现在把一些名贵的花和茶结合在一起种植,既好看又有经济效益。西坪的目标很清楚:在保持水土的状况下,提高整个茶树的水平,要多考虑生态茶业。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