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3年6月,国务院下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要求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要求,加快信用社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标志着新一轮农信社改革启动。
2、2005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召开全国电视会议,通报农村信用社接入大额支付系统方案,部署农村信用社接入大额支付系统的组织实施工作,取代当时的全国电子联行系统,切实解决农信社的通汇问题。
3、2005年12月,全国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自律组织——中国银行业协会农村合作金融工作委员会成立,其基本职能为:自律、维权、协调、服务。
4、2006年12月,银监会发布《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若干意见》,首次放宽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在农村引入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三类金融机构。此举被誉为新一轮以增量为突破口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正式破冰的标志。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农信社又有了新的竞争者。
5、2008年6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公布,允许农商行、农合行跨区域经营设异地支行。
6、2010年7月,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核心业务系统接入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至此,全国30家省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及深圳农村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系统已全部连通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近8万家网点的跨省、市、自治区异地实时支付清算网络全面开通。
7、2010年11月,银监会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权改造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全面取消资格股、稳步提升法人股比例、健全流转机制”等实施股权改造工作的目标。“股份合作制”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金融创新产物将退出历史舞台。
8、2010年12月,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作为首家上市的农村商业银行,其“农商行概念”、“西部概念”吸引了不少海外投资者,同时这一大事件也被载入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历史。
9、2011年8月,中国银监会合作金融机构监管部主任姜丽明表示,今后将不再组建新的农村合作银行,现有农村合作银行要全部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全面取消资格股,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村信用社改制组建为农村商业银行。
10、2012年7月,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农村信用社省(自治区)联合社法人治理的指导意见》出台,针对当前省级联社这一特殊体制和农村信用社的现状,以现代公司治理制度为基础,创造性地提出了规范省级联社法人治理的若干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