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担当社会责任的路上,樟树农信人行走得自信满满、襟怀坦荡。
植根“三农”,他们心系农户,情暖“小微”。他们用温暖的信贷之手,抚平了创业者紧锁的眉头;他们用诚挚的赤子之心,陪伴无数企业走过了春夏秋冬;他们用默默无闻的执著坚守,帮百姓开拓出了一条条通向富有的希望之路。
农民的银行!创业者的银行!小微企业发展壮大的载体……一路走来,他们收获了一声又一声的赞许。面对一句句发自内心的感激与赞许,他们感受更为深刻的,却是肩头的责任与使命,是百姓的重托与期望!
因而,一路走来,为提高服务水平,他们自加压力、苦练内功;为做好金融服务,他们不断开拓、上下求索;为做好金融后盾,他们锐意进取、争先创优。
看着一个个创业人从困苦走到顺意,看着一家家企业由弱小变为强大,他们倍感欣慰与自豪:点燃希望,有农信助力;实现梦想,有农信相伴;超越未来,有农信相随!
植根“三农” 用赤心写华章
“立足‘三农’不动摇,助推县域经济大发展。”在2012年半年工作会议上,樟树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长熊祯辉强调说。
在众多的支农举措中,“做好小额农贷的发放和管理”是其中之一。
熊祯辉告诉记者,小额农贷是江西省农村信用社最具规模、最具有特色的产品之一。“把小额农贷做大做强”是樟树联社对全辖区的一贯要求。
近年来,为将小额农贷投放到实处,全辖区在完善小额农贷后续管理工作的同时,着力于地方诚信环境的打造。即:积极配合当地政府文明办,面向全市13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展开信用户评定工作。共评出了408户文明信用户、11名文明信用标兵、10个文明信用村组。营造出了一个“人人争当信用户”的良好氛围,提高了农户对信用的重视程度。
在众多的支农举措中,较为直观的,是贷款投放规模和速度的增长。
近年来,樟树市农村信用社的支农信贷投放力度不断加大,贷款规模一直稳居樟树市金融机构首位。截至2012年8月,樟树市农村信用社的各项贷款余额达到25.77亿元,较2007年底增长了16.35亿元,平均年增幅达到35%。其中,涉农贷款余额达到24.33亿元,较2007年底增长了17.81亿元,平均年增幅达到54%。据统计,近5年来,樟树市农村信用社发放的涉农贷款金额已达1058.65亿元。
在贷款投放力度增大的同时,樟树市农村信用社的存款规模也进入了稳步向上攀升的状态。截至2012年8月,樟树市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达到46.08亿元,较2007年底增长了29.2亿元。
“存贷比由2007年的57%,提高到了目前的61.2%。”对比着存贷款数字,樟树联社办公室工作人员说,“每年都是以占全市金融机构25%左右的存款资金,发放着占全市金融机构90%多的涉农贷款、60%多的个私经济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
“在全市的经济发展中,农村信用社具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出席2012年樟树市农村信用社工作年会时,对于樟树农信社的努力与成长,樟树市副市长陈国斌给予了充分肯定。
提质增效 用实力谋发展
“优化发展模式,实施资源配置重组。”谈及樟树农信社近年来快速、高效发展的内在原因,樟树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理事长熊祯辉如是告诉记者。具体到落实上,则可概括为“三大法宝”: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机构重组、品牌形象重塑。
王明川就是樟树市农信社在人力资源配置过程中被引进来的“新鲜血液”。2009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财务管理专业的他通过严格的笔试和面试,进入了樟树市农村信用社工作。
王明川告诉记者,工作后的几年,单位不仅引进了许多像他一样的大学生,而且几乎每月都会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为大家组织一次培训。内容上会涉及到与银行工作相关的方方面面,不拘泥于本职工作。不仅如此,联社还为员工打通了提升的渠道,通过公开竞聘为那些业务技能好、服务态度优、职业形象佳的员工创造机会、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
3年来,经过几乎全方位的培训过程,再加上一线、机关科室、再一线、再机关科室这样不同岗位间的工作调动,王明川自己也感受到了这些年的“快速成长”。
据统计,截至2011年9月,樟树市农村信用社在岗员工320人,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有86人,大专以上学历143人。从比例上看,大专以上学历员工占到了全员的72%。
“员工整体素质以及金融服务水平和能力的提升,不仅有利于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成效,也有利于信合事业的长远发展。”熊祯辉总结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4年来,樟树市农村信用社多次被江西省宜春市人民政府、樟树市委市政府、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授予殊荣,先后获得“人民群众满意窗口”、“综治维稳先进单位”、“江西省文明服务单位”。
改革的成效,也充分体现在了全市农信社的业务经营上。仅2011年,樟树市农信社各项存款净增6.62亿元,存款余额达38.98亿元;累计发放贷款32亿元,覆盖客户数量超过10万人。存款和贷款规模持续稳居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首位;全年实现各项收入2.57亿元,增幅达44.2%。
携手弱小 从起点开跑
“全名叫‘港创房产中介服务公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已经是一个小老板的雷斌还是有些紧张。
肤色黝黑的雷斌是江西省樟树市马堎村人。今年6月,26岁的他刚拿到江西南昌东华理工大学的毕业证书。
“‘港创’,用地方口音说出来,很像‘敢创’。”雷斌认真地向周围人解释着公司名字的含义。
毕业之后,面对不乐观的就业形势,雷斌想到了自己创业。由于家中生活并不宽裕,在朋友的介绍下,他第一次走进了农村信用社的大门。
“刚毕业的人,也能申请到贷款!”虽然已经拿到了樟树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薛溪信用社为他发放的5万元小额信用贷款,但在说话间,雷斌还是一脸的不可思议。
凭借着贷来的5万元钱,雷斌信心满怀地在市里租了两个小店面,聘了8名员工,没用几个月的时间,就顺利地赚到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更让他自豪的是,就连跟着他干的员工,好的时候也能拿到上万元的月工资。
在樟树市,像雷斌一样从零起步的创业人不在少数。
近年来,为扶持更多的雷斌实现创业梦想,樟树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通过创新信贷产品、与政府相关部门寻求合作等方式,为创业者助力。
例如,为解决农村青年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资金问题,樟树市联社与团市委合作,开办了农村青年创业贷款。目前,全市农信社已发放“青年创业信用证(卡)”350张,累计授信1705万元。
为解决好下岗职工再就业期间的融资难题,樟树市联社与樟树市下岗职工再就业担保中心合作,开办了“下岗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截至2012年8月底,全市农信社已累计发放该类贷款1630笔,金额9650万元,有效帮扶2500多名下岗工人再就业。
此外,为支持农村妇女致富创业,樟树市联社多年来连续与当地妇联合作,开办了妇女“双学双比、三带致富”贷款。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农信社累计为创业妇女发放贷款3550万元,帮扶525名妇女创业。
与企相伴 肩并肩成长
“为什么说我们要感谢信用社?因为是他们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很多金融机构不敢给我们放贷款的时候,帮了我们一把。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雪中送炭!”说话间,党的“十八大”代表、江西绿环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冬新的脸上显露出难掩的激动。
虽然已经发展为省级龙头企业,但谈及樟树市农信社对企业的扶持,他依然会想起农信社帮自己和父亲渡过的那几次“难关”:是农信社最初的那3000元贷款和农信社老主任那句“从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的鼓励,靠卖苦力为生的父亲才一步步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是农信社及时的“雪中送炭”,让他和努力经营的同行们熬过了2006年的“发展低谷”,并有了接下来两年的“大赚一笔”。
同样是在樟树农信社扶持下从弱小走向强大,并平安渡过难关的,还有江西省樟树市的其门堂蔬菜食品有限公司。
“农信社真是我们小企业、农民老表的银行!”其门堂蔬菜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喜如激动地说。在他记忆中,2008年的那场冰冻灾害,至今都像一场梦魇。
那一年,其门堂的厂房被百年不遇的冰雪全部压垮,里面准备销往国外的产品也全部被毁。所有损失加起来,接近上千万元。这对于生意刚走上正轨的其门堂来说,无异于是毁灭性的打击。
“那个时候,我们天天跑银行,就想着要重新振作起来。但没人愿意帮助我们。老头子愁得天天睡不着觉,头发都白了一半!”陈军,李喜如的女婿,回忆说。
“一周之内,农信社就给我们发放了100万元贷款!”由于跑了很多家大银行都没人理睬,对樟树市联社能为公司发放这笔“救命钱”,陈军既感激,又感动,“就凭借我们的信用,不用抵押物,还是基准利率。”
一直以来,考虑到地方企业类型的多样化,樟树市农信社积极通过探索信贷新模式、与各级农业部门互动、等级评定等途径,提高对接企业客户的能力,满足企业客户的有效信贷需求。截至目前,已为多家企业授信,授信金额达92478万元,现有贷款余额57183万元。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樟树市农信社一手扶持起来的企业客户中,都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其中,已有4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分布于药材业、养殖业、加工业、种植业等多个领域。
“发展中,我们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着力转变经营模式和发展方式,全方位开展产品和服务创新。我们将与所有客户一起,互为促进、合作共赢,把合作与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今年年初举行的一场企业客户恳谈会上,面对百余位参会者,樟树市联社理事长熊祯辉诚挚地说。
展望未来 走向光荣与梦想
历经多年的锐意改革和开拓进取,几近脱胎换骨、走向蓬勃发展的樟树市农村信用社用实实在在的支农成绩,赢得到了地方各界的认可。如今,堪称“地方金融主力军”的樟树市农村信用社已经开始寻求再一次的“完美蜕变”,实现“华丽转身”。
“今年下半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快改制的步伐。”这是熊祯辉心中的“时间表”。
他告诉记者,由于樟树农村信用社一直以来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方面的突出贡献,樟树联社的改革与发展,也受到了当地市委、市政府的重视。
例如,就樟树市联社改制问题,樟树市领导目前已先后5次召开会议研究讨论;为帮助樟树市农信社清收不良贷款、扫清改制路上的障碍,樟树市委、市政府领导面向全辖进行专门部署,不仅成立了市级的“清收拖欠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工作领导小组”,而且,通过采取“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均成立专门的‘清收小组’”等多种办法,将清收工作落到实处。清收工作展开刚一个月,就帮助樟树农信社成功清收不良贷款6600万元。
“目前,樟树市委、市政府已经将樟树联社的农商行改制工作列入‘樟树市工业经济百日大会战’的战略部署当中,以助力樟树农商行在今年顺利开业。”熊祯辉说。
“我们将秉持‘信用为本,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继续深化特色定位,着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努力建设机制灵活、行动快捷、质量优良的市民放心银行。”展望未来,熊祯辉引领全辖共同努力的目标清晰且坚定,“樟树农信人将以追求卓越、敢为人先的理念,积极进取、奋勇开拓,更好地为客户创业、兴业服务,为樟树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