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人才建社 永葆发展活力
江西省高安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改革发展实现新跨越
本报记者 付俊伟 臧红菊 通讯员 吴德明

  班子成员座谈 共谋发展良策
  文明服务导入 提升服务水平
  举行竞聘考试 充实人才队伍

  山川俊秀,土地富饶,资源丰富,文化灿烂。

  在高安这个古老、美丽、充满活力的城市里,有一群勇者——

  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和智慧,书写了一首进位赶超的创业诗篇;

  他们用自己的信念和奋进,演绎着一个新的农信改革发展传奇;

  他们用自己的开拓和创新,谱写出一支打造现代一流银行的新曲。

  他们风雨兼程,

  他们一路高歌,

  他们满载风华。

  他们就是高安信合人。

  正是缘于他们的拼搏,如今的高安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可谓硕果累累,不仅成为举足轻重的地方金融力量,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借鉴和启示。

  存款立社  夯实发展之基

  “存款是信用社的命脉,是信用社生存之本,发展之源。面对金融业竞争激烈的新形势,依靠坐以待‘币’早已不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更不能满足广大客户的需要。”江西省高安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理事长李军如是说。

  高安市联社始终坚持合规稳健的经营原则,牢固树立“存款立社”的发展理念,在组织资金工作中提出科学制定目标、任务分解落实、上下配合默契,使得存款快速增长。

  截至8月底,高安市联社各项存款余额已突破50亿元大关,达到52.79亿元,较年初净增11.14亿元,已完成江西省联社提出增长9.3亿元全年计划任务的120%。

  一方面,高安市联社积极与政府互动,在财政存款中占得半壁江山。为确保财政性存款营销取得实效,高安市联社有针对性地进行全面摸底、系统策划和阶段落实,为财政性存款稳步增长拓展了行动路径。

  在充分摸底、详细策划的基础上,该联社班子领导和市场营销部总经理多次上门向分管财政的市领导及财政局主要负责人汇报在农信社开设账户方案,并进行深入细致的沟通协调。在他们的努力下,高安市联社新开设了农村土地整治资金账户、土地拍卖资金账户、社保基金账户,相继成功代理新农保和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目前,该联社财政性存款余额从2年前的3000万元跃升至7亿多元,为存款规模跨越式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高安市联社极力完善考核方案。在考核内容上,该联社根据机构布局、区域特性、业务规划的不同,合理制定各个网点的存款业务考核目标,层层分解任务,落实到人。形成联社班子成员和机关各部门包片挂点,帮助和督促各社各点完成目标任务的良好局面。

  岁末年初,该联社就分解了任务目标,针对春节回流群体分层次对接:抢抓外出打工人员返乡机会,加大农民工卡发放的宣传力度,保证资金回流;对于在外创业客户,由信用社负责人上门营销;对于本地客商,联社班子、部门负责人开展高端客户恳谈会、春节大走访活动,争取代发工资等业务。

  由于工作早落实、任务早分解、营销早行动, 2012年一季度,该联社各项存款净增即超过8.7亿元。

  此外,高安市联社还积极优化绩效考核办法,发挥动力和压力的双向作用,考核系数向一线员工倾斜。该联社出台了《2012年综合考评办法》,分为发展与质量、管理与流程两大体系、四大模块,明确权重、细化标准,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同时,该联社还明确了扣减项目,下发《网点负责人扣分办法》、《机关员工个人履职考核管理评分制度》、《委派会计绩效薪酬扣减项目表》和《综合柜员文明服务扣分项目表》,调动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在此基础上,该联社加大了存款日均净增、公存款新增账户和公存款新增账户日均净增额的考核力度。建立业务进度日报制可以强化存款变动监测,防止“时点冲高”的竞争冲动,保证存款稳步均衡增长。

  信贷强社  实现多方共赢

  作为服务地方的主力银行,高安市联社正确把握形势和机遇,切实转变经营方式,把信贷工作重心放在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上,以服务地方为己任,实现政府、信用社、企业、“三农”多赢的局面。

  截至2012年8月底,高安市联社各项贷款余额27.7亿元,较年初增加3亿多元。

  江西省瑞雪陶瓷有限公司总裁梁雪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第一句话就说“信用社,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永远!”

  梁雪光,今年65岁,从1983年烧砖瓦窑到现在成立了瑞雪集团,旗下拥有陶瓷企业、水泥厂、宾馆、商城等产业,资产达5亿元。然而,他一路走来,有农信相伴,才有今天的辉煌。“我从1983年开始在信用社贷款4万元,到现在贷款余额4200万元。”梁雪光介绍说。

  高安市拥有陶瓷及配套企业103家,陶瓷生产线173条,年产能达6亿平方米,成功跻身全国建陶“五大产区”之一。目前,高安市联社已支持陶瓷企业33家,信贷额度由原来的898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5.57亿元(含社团贷款)。

  在大力支持支柱产业的同时,高安市联社还积极支持特色产业。

  “一路走来,全靠农村信用社的支持。”在与记者聊天中,江西五星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罗东明感慨地说。

  据罗东明介绍,2003年以前他在江西五星农业综合有限公司上班。2003年该公司改制,他将商品猪生产基地买下成立了自己的企业,并改名江西五星农牧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经营,该生产基地的商品猪由当时的年出栏5000头到现在的年出栏25000头。不仅如此,江西五星农牧有限公司还于2006年新建了一个现代化的种猪生产基地。

  “2009年,在市场波动比较大的时候,联社给我增加500万元贷款。要不是那雪中送炭的500万元,我的新生产基地就要停产了。”在经历过坎坷之后的罗东明说,虽然养猪行业市场波动是有的,但从总体来看,养猪还是一个长青的行业。仅去年,他的经营利润就达到1000万元;今年,尽管市场波动比较大,但也不会亏损。

  在高安市,像江西五星农牧有限公司这样在农信社的扶持下由小发展壮大的特色企业不在少数。

  目前,高安市联社通过推广信用共同体贷款支持畜牧、果蔬、农业机械、生猪养殖等专业合作社7家,贷款余额1786万元;支持高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2900万元;发放高安市上湖乡国家级蔬菜生产基地贷款277笔,余额787万元;发放养牛贷款累计250户,金额2725万元。所有发放的贷款均能按期结息、正常收回,无一逾期现象发生。

  除此以外,该联社每年以占全市银行机构25%左右市场份额的存款资金,发放了占全市银行机构50%以上的农业贷款、40%的下岗再就业贷款、36%的个私经济和中小企业贷款,为支持“三农”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服务兴社  擦亮信合品牌

  “信用社服务的转变,可不是一般的转变,而是大的转变。”谈论信用社服务的转变,从1983年就开始与信用社打交道的瑞雪集团总裁梁雪光最有话语权。

  他说:“过去去银行贷款哪有这么容易,是需要‘找人’的。而现在和信用社打交道就不一样,不仅不用‘找人’,还有专门的人上门为我服务。”

  梁雪光享受专人上门服务只是高安市贯彻江西省联社提出的双层经营模式的一个缩影。

  双层经营模式其中第一层是适应大量非正规金融需求的小额信贷业务模式,主要是针对小额、抵质押不充分、信息不对称的这部分非正规金融需求,通过一对一的服务去满足灵活、机动、小额、短期的信贷需求;另一层主要是针对较大数额的贷款和非信贷业务(如票据业务、资金业务、其他理财业务等),主要的营运者是联社本级。

  高安市联社根据地方经济的特点,积极创新,推进贷款精细化管理,成立四个中心,即:大客户中心、清收保全中心、零售业务中心、微小贷款中心。其中营业部大客户中心办理200万元以上贷款,零售业务中心办理50万-200万元的贷款,微小贷款中心办理50万元以下贷款。同时,为了提高办贷效率,该联社将50万元以下抵押贷款交由零售业务中心、微小贷款中心集体审批,为方便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在创新实施双层经营模式、实行贷款扁平管理、加大客户对接能力的同时,高安市联社还不断加大文明规范服务导入工作,擦亮了信合品牌。

  2011年5月,高安市联社与专业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全面启动文明规范服务导入活动。5月14日至5月22日,启航公司的专业讲师对全市所有员工进行分层次、分条线的全员培训,内容涵盖服务礼仪及演练、商务礼仪及管理能力提升、客户经理营销技巧等等。

  培训深入讲解了文明服务的意义、标准及个人形象、服务礼仪、沟通礼仪、姿态礼仪、接待礼仪的标准做法。培训同时,讲解老师模拟场景,邀请学员上台演示,积极互动、加深印象,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通过在辖内全面开展文明规范化服务的培训工作,高安市农信社员工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服务更加规范到位,将标准的站、坐、行姿、物品递送、规范用语自觉地应用于日常工作中,全员规范服务的理念和意识得到前所未有的升华。

  “农村信用社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必须立足于本身实际,真正做到选好人、善用人、培养人。”在高安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理事长李军看来,只有抓好队伍建设才能永葆农信社的发展活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我们联社的各项业务能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与联社‘三驾马车’法人治理明确、领导班子团结进取是不可分割的。”高安市联社市场营销部总经理卢小文如是说。在和谐领导班子的引领下,高安市联社全体干部上下一心、同心同德营造了良好工作氛围。不仅如此,高安市联社在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同时,还非常重视青年员工的培养。

  在和谐领导班子的引领下,高安市联社全体干部上下一心、同心同德营造了良好工作氛围。不仅如此,高安市联社在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同时,还非常重视青年员工的培养。

  目前,该联社下辖35个网点,在岗员工300人,本科学历以上的员工有149人,占比45%;大专学历员工93人,占比28%,员工结构较2005年统一法人时有了质的飞跃。

  为了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执行力和战斗力,高安市联社通过抓好青年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设置科学的晋升激励、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等举措,增强员工的行业自豪感、归属感和忠诚度。

  为了抓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高安市联社极力创建能给青年员工提供展示特长的平台,并以良好的企业文化感召员工,使每一位员工在思想上树立“敬业”的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勤奋、忠诚、严谨、开拓”的企业精神,从而树立起主人翁意识,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

  在抓好员工思想的同时,该联社还坚持为员工创造未来的理念。

  注重员工的发展代表着保证了信用社的未来,在选拔人才时,高安市联社坚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打破论资排辈、求全责备、子承父业、迁就照顾等陈旧观念,放开视野选人、不拘一格用人,公开、公平、公正地选拔每一位人才。

  2011年初,该联社组织了营业部大客户中心客户经理竞聘考试,选拔了3名年轻的优秀客户经理;2011年4月1日,该联社组织了委派会计竞聘考试,将全部参加面试的人员充实联社会计储备人才库,经过笔试面试后按总分从高到低择优作为缺编委派会计人选;2011年4月23日,该联社举办客户经理选拔竞聘考试,选拔5至7名员工作为储备的客户经理人才;2012年4月25日,该联社组织了信贷后台评审中心岗竞聘考试,选拔3名优秀员工配备到信贷后台评审中心。

  通过加大对“有能力、有水平、有作为”人才的培养、提拔、重用,不断充实壮大管理人员队伍,高安市联社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人尽其才、良性竞争”的文化氛围。

  成效速读:

  自2005年统一法人以来,高安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各项业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高安市联社积极研究并大力践行江西省联社的理念,始终坚持“立足县域、服务三农”市场定位,深入贯彻“为客户创造价值、为股东创造利润、为员工创造未来、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发展理念,各项业务更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截至2012年8月底,高安市联社各项存款余额达到52.79亿元,其中财政性存款余额从2年前的3000万元跃升至如今的7亿多元,各项贷款余额27.7亿元;存贷款规模突破80亿元,名列全市10家金融机构之首,与2009年同期约41亿元的存贷款规模相比,相当于三年再造了一个高安市联社。

  2011年高安市联社在省联社成员行社综合考评中排名前移了54位,进步度列全省第一,先后荣获省联社工作成效先进单位、安全保卫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被宜春市公安局授予全市单位内部保卫集体三等功。在高安市2011年度经济工作会议上,该联社包揽了“省、宜春市驻高安先进单位、财政税收新增100万元奖、三年翻番奖、金融机构支持工业发展先进单位”等金融机构全部奖项。此外,该联社珠桥头储蓄所还荣获省直工委、省妇联联合授予的“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