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0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乐天派”的乐天玛特

郝韵

  屡屡传出巨额亏损的消息、因经营不善悄悄关闭门店,前脚易买得刚撤出中国市场不久,不过这对于同为韩资企业的乐天玛特而言,似乎并没有太多的影响,仍然在不停地关店、开店、再关、再开……

  近日,乐天玛特在山东济南宣布:未来5年,计划在山东新开店铺74家。进入中国5年的乐天玛特在经历了收购、亏损之后,对于未来似乎有着自己的打算,只是不知道这样的打算能否在中国市场实现。

  韩流遗忘的角落

  在北京乐天玛特公益西桥店,记者看到卖场整体布局略显凌乱,产品选择上也没有体现出“韩流”一贯的精致与优美。

  上个世纪90年代起,以电视剧、服装、食品为代表的“韩流”席卷整个东南亚。但是作为韩国最大的流通企业乐天集团旗下的超市,乐天玛特在中国好像是“韩流”遗忘的角落。“乐天玛特目前还没有真正做到差异化,在竞争激烈的中国零售市场对它是非常不利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陈立平对记者说。

  北京商业经济协会秘书长赖阳更是直接指出乐天玛特收购万客隆之后,目前在品类管理和品牌建设上还没有明确的方向。赖阳表示,乐天玛特在并购万客隆之后,在批发与零售之间摇摆不定,既不想丢掉万客隆原有的批发优势,又想将韩系超市的精致零售融入其中,给人一种不伦不类之感。此外,乐天玛特与母公司乐天集团的品牌结合度也不够,文化特色不明显,没有很好的利用母公司有利资源。

  另一方面,乐天玛特现有的近百家门店中,有70多家门店因收购万客隆和时代零售而得,其自主开设的门店数量并不多。这也直接导致了乐天玛特原本的特色没了“用武之地”。

  先发优势的缺失

  在乐天玛特济南招商大会上,其表示:“在进入中国市场的第5个年头,乐天玛特迎来了第100家门店的开业,乐天玛特迅速发展成为中国零售行业的一个后起之秀。”

  “但是进入中国才5年的乐天玛特与沃尔玛、家乐福等其他外资超市相比已经丧失很多先发优势。”陈立平对记者说。此外,乐天玛特进入的时间又正好是中国本土超市企业日益成熟之际,这就导致它面临着内外资超商的夹击。

  相关资料显示,乐天玛特北京法人于2007年成立,2008年收购万客隆进入中国市场,这比其他外资要晚来将近10年,随后相继在上海、青岛、威海、淄博等地开店。2009年又高价收购江苏时代零售,进入华东市场。截至2012年8月,共有门店数98家,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地区。

  不仅是外资,乐天玛特进入中国之前,内资超市早已在与外资的市场争夺战中日渐成熟,变身“土狼”。上海联华截至2007年年底,4000多家店设计大卖场、标超、便利店等多业态,雄霸华东,辐射全国;京津地区的物美与京客隆也初步完成了对华北市场的布局。

  由此可见,乐天玛特不足100的门店数与其他超市大佬相比确实是小巫见大巫。业内人士表示,门店数的不足也直接导致网点布局和采购仓储的局限性,使得乐天玛特在产品品类和价格上的竞争力不足。

  “亏损”布局

  没有先发优势、定位模糊、商品品类没有特色等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亏损。

  尽管进中国以后乐天玛特接连亏损,但是乐天玛特西南代表处项目开发总监李泽韬表示:“乐天玛特运营盈利,不过,要是算上收购,就不是这么回事了,收购其他超市动辄就会花掉十几亿甚至几十亿,如果从财务报表上来看确实亏损。”

  陈立平也告诉记者,收购后长期的资源整合与市场培育带来的初期亏损是很自然的。

  但是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进入中国市场5年的乐天玛特,很显然步子迈得有点慢。

  然而种种不利并没有阻止乐天玛特在中国的脚步。2012年6月有外媒报道称,乐天玛特今年下半年将在华新开17家超市。8月,韩国乐天集团全资子公司乐天玛特(重庆)商业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济南首家门店也将于2012年12月开业。

  从大佬聚集的北京和华东地区转战商业竞争相对和缓的东北、西南地区,尤其注重布局二三线城市,可能是乐天玛特新的战略。

  于是一个接一个的“五年计划”出炉。6月,乐天玛特称未来5年,将在东北地区新开50家门店;9月济南招商大会上,宣布未来5年,计划在山东新开店铺74家。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由于中国东北、山东等地区和韩国在地域和生活习惯上有一定的接近性,乐天玛特可以迅速打开市场,站稳脚跟。

  然而,赖阳并不看好这样的布局,“虽然二三线城市的市场竞争比较而言不那么激烈,但是从一线城市到二三线城市的降级,也有可能使乐天玛特的品牌定位向低端发展,发挥不出来其在商品、管理等方面的优势。”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