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2年10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山东日照市社综合服务中心助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牟宗文 邰晓东

  自2005年起,山东省日照市供销合作社率先创办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一度引起各方面高度关注,被中农办、中财办、中国社科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国家有关部委的领导和专家认定为“日照模式”并向全国推广。近年来,日照市社围绕新农村建设,着眼于农民的生产生活新需求,加快创办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创新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积极构建新型农村社区经营服务体系,探索专业经营服务、互助合作服务、农村公共服务相结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新形式,有力地推动了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发展。到目前,全市供销合作社已建成农村综合服务中心112处,为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搭建起了重要平台。

  现代流通网络优化生活环境

  为有效解决农民消费“不方便、不安全、不经济”的问题,日照市社依托已经编织完成并实现全覆盖的现代流通网络,坚持以发展社区服务提升经营网络,以构建连锁经营网络搭建社区服务载体,有效促进了农村社区服务的现代化。全系统累计建成各类综合超市375个,规范改造农家店2216家,经营网络已覆盖参与建设的所有农村社区,并且80%以上的网点采取连锁直营模式,所有商品均由市县龙头公司直接配送。通过城乡商品流通服务一体化,彻底改变了农民“油盐酱醋找个体、大件商品跑城里、集中购物赶大集”的传统消费方式。依托连锁网络,各级供销合作社大力推行商品联采直供、直接同厂家“对话”、争取名优商品的区域代理权,将日用品、农资商品直接送到农民手中,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成本。坚持一网多用、双向流通,大力拓展社区超市的服务功能,积极开展家电下乡、图书下乡、“农超对接”、农机具、药品等经营业务,为开拓农村市场、搞活农村流通,优化农村生活环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产业化经营服务带动农民生产

  日照市社着眼于社区居民的生产性服务需求,以县级联社和基层社为主体,联合村居两委、种养殖大户以及社会能人,整合土地、资金、劳动力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累计创办、领办农村专业合作社99处,50%的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拥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靠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单枪匹马”的农民生产融入了供销合作社的产业链和服务链之中,不仅农民的生产组织化程度提高,而且农民生产中的难题得到解决。东港区河山镇河山店、西湖镇小花崖村、国际海洋城涛雒镇东川村等综合服务中心,分别将花生、果品、黑木耳、水稻等专业合作社纳入其中管理,由供销合作社引导建设改造加工项目,注册产品品牌,开展资金互助,并组织生产技术交流和市场信息传递,有效促进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持续增收。致力于专业合作平台做大做强,莒县夏庄镇供销合作社充分发挥综合服务中心的组织作用,以花生专业合作社为基础,组建起花生、茶叶、养殖联合社,并通过社内资金互助,形成花生联合社、基层供销合作社、资金互助社“三社合一”的发展新格局,辐射带动了本县及莒南、沂南县等相邻区县的60个村、1.2万个花生种植户。特别是以供销合作社综合服务中心为平台,将资金互助由花生专业社社员之间,延伸至养猪、养兔、茶叶专业社以及加工厂、日用品和农资超市、再生资源回收中心,利用彼此之间业务淡旺季的时间差,开展资金融通互助,促进了社员、企业和合作社间的资金良性循环,实现了各产业的联合发展。

  综合性项目推动公共服务

  日照市社系统致力于拓展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开拓服务农村“盲点”和“空白点”,广泛引入党委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及企业的多种公益性和经营性服务项目,把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成为解决农村热点、难点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服务组织。在优化工业品和农资两个超市经营服务的同时,大力开展土地托管、物业管理、资金互助、医疗卫生等服务,先后与真诚大药房、万容传媒、新华书店等部门合作,在农村社区超市内新上了电视大屏幕、新华书店图书下乡专柜、新农保POS机、“刮刮乐”中国体育彩票等服务项目,满足农民更广泛的服务需求。结合农村文化建设,深入挖掘戏曲文艺和当地传统艺术等文化资源,主动协调联系文体宣传部门在部分农村社区内安装大屏幕,每晚插播群众喜闻乐见的影视片和科教片;组织社区居民成立秧歌队,搭建起农村文化宣传阵地和农民欢乐舞台,促进新型农村社区文明健康发展。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