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2年10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千亿“农情贷”
——江西省农村信用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臧洪菊 驻江西记者 傅廷高 通讯员 陈过房

  对江西农信人而言,这个金秋的收获,比以往更为丰硕些。

  据今年9月末的统计数据显示,江西省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突破3000亿元,存贷款规模已达4800亿元。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全省金融机构和全国农信社平均水平,业务规模位居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第一位。

  另有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江西省农信社已拥有经营网点近2600个,占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的1/2,存款客户占全省成年人总数的3/4,贷款客户占全省总户数的1/4。

  江西省农信社已成为江西省机构网点最多、客户资源最广、业务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成为服务县域经济的主力银行、服务社区的零售银行、农民喜爱的农村银行。

  “农民老表的银行”

  在江西省农信社占全省1/4的贷款户名录中,江西省高安市的梁雪光名列其中。

  梁雪光是高安市瑞雪陶瓷有限公司的总裁。1983年,他怀揣着人生的第一笔贷款——从高安市农信社贷到的4万元资金,烧起了砖瓦窑。一路摸爬滚打下来,才有了今天的“瑞雪陶瓷”。

  见到江西省高安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业务经理卢小文,梁雪光高兴地聊起了公司近来喜人的业务增长。聊到兴奋处,60多岁的他还会像孩子一样在嘴里咂个清脆的响声。

  “没有农信社,就没有我今天的发展,就没有我从当初4万元到今天总资产5个亿的变化!”回忆打拼过的这些年,梁雪光颇为感慨。

  谈及江西省农村信用社,最让江西省樟树市的李喜如感激不尽的,是农信社的“雪中送炭”。

  身为其门堂蔬菜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在李喜如的记忆中,2008年的那场冰冻灾害,无异于一场挥之不去的梦魇。

  那一年,百年不遇的冰雪压垮了李喜如的所有厂房,里面准备销往国外的产品也全部被毁。所有损失加起来,接近千万元。这对于发展刚有起色的其门堂而言,是一场毁灭性的打击。

  “那个时候,我们天天跑银行,就想着要重新振作起来。但没人愿意帮助我们。老头子愁得天天睡不着觉,头发都白了一半!”陈军——李喜如的女婿,回忆说。

  “一周之内,樟树农信社就给我们发放了100万元贷款!”由于跑了很多家大银行都没人理睬,对农信社能给自己发放的这一笔“救命钱”,李喜如说不清是感激还是感动,“就凭借我们的信用,不用抵押物,还是基准利率。”

  “农信社真是农民老表的银行!”李喜如说道。

  “因需而动”的金融服务

  “立足县域,服务‘三农’”。8年来,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引领全省农信社坚守这一市场定位,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为支持“三农”、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持续不断地注入着资金活力。

  从“猪倌”到“猪老板”,再到“猪老总”,一路走来,江西省共青城市的养猪户潘毛贞感受着农信社多样化的信贷帮扶方式。

  1998年,记忆中的一场特大洪水,让潘毛贞下了岗,凭着兜里的3万元积蓄,他带着13个失业的弟兄干起了老本行——养猪。

  “1999年,我靠自己的信用,申请了10万元贷款;2000年,有了抵押物,我又贷到了50万元资金……”说起自己与农信社的合作,潘毛贞清晰得就像心中揣着一个账本。

  但最让潘毛贞记忆犹新的,还是2010年的那笔贷款。

  那一年,事业发展顺利的潘毛贞准备再度扩大养殖规模,但在新厂房建成、新设备引进之后,给栏里近5000头猪仔买饲料、购防疫药品的资金却没了着落。

  “如果贷不到款,我就真‘熄火’了。”潘毛贞回忆说,“后来还是农信社主动帮我想办法,帮我牵线搭桥,找到了一个药材厂做保证,才又贷到了200万元的资金。”

  “我们在信贷扶持上尽量体现农信社放贷款方便、快捷的经营特点。”结合潘毛贞的企业发展案例,高安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业务经理卢小文说。

  例如,针对资金需求量较大的企业,该社将会采取抵押和保证等多种担保组织的贷款方式;在严格控制单户比例的前提下,采取贷款发放事后报备的方法;对受单户比例限制的贷款,则采取社团贷款形式给予信贷扶持。

  “有了农信社的支持,就像走一段路一样,原来是一个小时的路,有了农信社的帮助,只要走5分钟。”说起农信社在自己创业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潘毛贞打了这样一个比喻。

  1791亿元贷款

  在不断加大产品、服务创新的同时,江西省农村信用社对“三农”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也在持续提升。

  在今年8月下旬,中国银监会合作部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2012年上半年涉农贷款情况”做了通报。其中,江西省农村信用社的涉农贷款投放情况继续位列“完成‘两个不低于’目标”的榜单之中。

  今年10月初,据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省农信系统8年来已累计为扶持“三农”、扶持地方经济发展发放贷款1791亿元。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多年来,江西省农村信用社一直实现并保持着“发展速度连续多年实现“两个明显高于”,存贷款规模稳居江西省金融机构首位”的好成绩。

  成绩的取得,并非偶然。

  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自2004年成立以来,就一直引领全省农信社坚持“立足县域、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大力支持“三农”和地方经济发展,坚持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以占全省17%左右的资金来源发放占全省90%以上涉农贷款”的答卷。

  “江西省农村信用社不仅是该省机构网点最多、客户资源最广、业务规模最大的地方银行机构,而且是服务县域经济的主力银行,成为落实国家支农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发展战略最重要的金融抓手。”在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递交的调研报告中,江西农信人写下了让自己骄傲的自我评价。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