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2年10月2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垃圾堆里一年“拣”出2亿元
海南省供销合作社紧抓再生资源体系建设
□ 周月光

  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财富。海南省供销合作社人用行动诠释了这句格言。据统计,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已从垃圾堆里“拣”出1.8亿元,并为农民创造7000多个就业岗位。据省社有关负责人透露,供销合作社系统全年有望从垃圾里“拣”出2.2亿元,比去年增加2000万元。

  垃圾堆里的环保商机

  10月16日,儋州市那大镇先锋西路的供销合作社废品回收站,农民夏雨将满载各类垃圾的三轮车开进来,他和爱人一起动手,把车上的废纸、玻璃瓶、塑料瓶、废液化气罐、废轮胎等废旧物逐一搬下来过磅或点数。结算时,他从回收站拿到1160元。“今天赚了200多元,收拣购买这些废纸废瓶废罐共花了900多元。”夏雨说,他和爱人清早6点多就开着三轮车走村串巷,先后跑了6个村庄回收到一车废物。

  废品回收站负责人说,废品回收挣的是辛苦钱,像纯净水瓶,夏雨拣来卖给站里7分钱1个,站里卖到总站不到8分钱;像废液化气罐,夏雨收购1个30元,卖给站35元,站里卖给总站37元。在儋州,每天有30多对像夏雨夫妇一样的拾垃圾收废品送到这里来卖,人均每天可挣100元。

  儋州市供销合作社土产日杂公司负责人王立勇说,供销合作社在商务部门指导下,在全市各乡镇、各国营农场都设立了回收网点,组织农民走村串乡回收废物,进行分拣、分级再出售,去年回收各类废品1.5万吨,销售额5000多万元。

  供销合作社拣起传统业务

  废品回收是供销合作社传统业务,由于种种原因,海南省社曾一度废荒此项业务。近年来,着眼生态环境保护、解决职工就业、促进海南绿色崛起,海南省社通过发动职工集资、入股、招商引资、合作经营等方式,在各市县逐步恢复废旧商品回收业务。

  供销合作社系统以资本和资源为纽带,整合资源,开展多种形式合作,推动全省废旧商品分拣中心和回收市场建设和发展,完善集散市场的储存、交易、分拣、初加工功能,短短5年时间就成为全省废品回收再利用主渠道。如琼海市供销合作社建成5000多平方米的废品回收集散市场,儋州市社建成近3万平方米的集散交易市场。

  海南省社主任简纯林说,废品回收工作,看起来不起眼,实际上意义巨大,不仅变废为宝创造财富,还减少污染美化环境,并且就地给农民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可谓利国利民、一举多得。

  为促进全省废品回收工作有序开展,省社还牵头成立了再生资源行业协会,宣传国家废旧商品回收行业政策和法律法规,并配合商务厅制定《海南省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建设标准》,收编、整合、规范现有废旧商品回收网络,推动社区、乡镇废品回收网点规范化建设发展。

  废品回收业潜力大

  海南省具有很大的废品回收再利用潜力。据测算,全省废品回收市场年销售额近20亿元,而作为废品回收主渠道的供销合作社系统仅占10%。

  目前,海南省社只是初步建成回收网络,“回收—加工—利用—科研—开发”的产业链尚未形成,废旧商品回收利用率低,大部分回收品只作为初级原料低价卖给省外加工企业,收废卖废,没有实现再增值。

  省社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供销合作社系统将以建设项目为核心,实施全省废旧商品回收利用网络建设,构建多层次的回收网络,使废品回收点进社区、进村庄;培育龙头企业,按市场规律,收编和规范个体经营户,在全省开展废品回收连锁经营;引进新设备和新技术,加大从业人员培训力度,提高加工处理工艺水平,从整体上提升海南废品回收行业附加值。力争用3—5年的时间,使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废品回收创造价值达到6亿元。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