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滴水茶艺馆位于浙江省安吉县生态广场,创建始营业于2006年9月,营业面积约1000平方米。装修由专业设计师精心设计,做到实用性与观赏性、商务与休闲、古典与现代的高度融合。茶馆有自己的生态茶园200亩, 在推广安吉白茶的同时兼营全国各地名优茶。由专业审评师到各产茶地选购茶叶,采用国内一些产量极少的原生态茶自主研发了多款“第一滴水私房茶”。第一滴水茶艺馆兼具茶餐厅、书吧、网吧、会议室、展览厅、书画创作室、佛学讲堂等多种功能。
隐于茂林修竹间的第一滴水茶艺馆,位于浙江省安吉县生态广场,是标准的园林庭院式茶艺馆。装修风格以江南园林的自然、含蓄、通透、雅致、幽静为主要格调,黑色国漆为基色,水云纹饰为标志,所有装置摆设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有机的组合。茶馆内陈列了海内外一批著名书画家以竹为主题的书画碑刻。徜徉其间,翠竹掩映,小桥流水,锦鲤莲池,石雕碑刻。红灯笼、黄纱幔、紫穗帘、青石磨、方天井……都是浓缩了汉文化的经典符号,一步一景,情景交融,令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记者对第一滴水茶艺馆的第一印象是素净的、古朴的、典雅的,更是婉约、雍容和高贵的,似乎可以集合文人、茶客、儒商、艺术为一体,给人以十足的精神享受。茶艺馆馆主钱群英告诉记者,第一滴水2006年9月开始营业,营业面积约1000平方米。
她表示,很多人把第一滴水当作心灵的净化园,而同时这也是一间极具个性的茶艺馆。在沏泡安吉白茶时,独创了以龙泉青瓷作为白茶茶器的沏泡法;在茶叶包装上,坚持素雅与环保、实用与美观相结合,以当地的竹胶板为特色设计开发多款家用、商务、礼品包装盒,把青瓷、白茶作为浙江特色演绎传达出去。
在参观茶艺馆时记者发现,茶馆内的包间各不相同,在功能规划上也凸显出每一间的特色,包括茶餐厅、书吧、网吧、会议室、展览厅、书画创作室、佛学讲堂等等。这其中包容了人性化的设计,和谐与对比并富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色彩。在不经意间演绎出传统元素的装潢,萧然隐逸的中庭小天地,简朴大方并蕴涵雕刻工艺的老家具,镌刻着安吉历代名人字画的碑廊,“方非一式,圆不一相”旧藏的紫砂茗壶,款款墨香袭人的书吧,瑰丽多姿的少数民族服饰,以及身着华服举止优雅的茶艺服务生,无不在平淡的点滴中透露出馆主的蕙质兰心。
钱群英介绍,第一滴水的设计采用“天、地、人,三元合一”的理念,由专业设计师陈谷创作设计完成,这在设计师眼中就是曲径通幽的养心之地。将传统的中式园林建筑加以修缮,在遵从古典风格的基础之上注入诸多时尚现代的元素。
因其原为典藏字画、石碑的艺术廊厅,在“S”型的构造中,内造了两个小型园林。改建后的廊厅形成“回”字格局。加建的玻璃房将完整保留下来的园林景观收纳于建筑之内,成为景中之景。在整个空间布局上充分利用了原建筑的结构优势,并充分发挥想象,打破常规布局。独辟、加彻的庭院空间,用一个个石磨铺出路径,使整个新建筑迂回贯穿“回”字型中,彰显出中式古典建筑含蓄、凝重、优雅的风格。“回”字型的布局,让每个茶座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园林风景,使得整个建筑在大气连贯之余不乏私密感。建筑内三个小园林与整个周边园林相互呼应,恰如陈谷所言,合理的空间布局才是设计师创作作品的魅力所在。
设计师笔下的中式古典没有一味照搬传统元素,而是剔除了繁杂冗闷的古典元素,形成独具风格的中式后现代摩登风格,如用漆刷成蓝色的博古架,黑色竹帘的采用,无不透露出别样的风韵。
为了保持古建筑的原汁原味,设计师特意拆了一间乡下老宅作为茶馆的室内装饰用材。大量旧木及年代悠久的木雕装饰,为第一滴水茶艺馆营造出藏书阁般的文化氛围,应景的书吧和字画收藏更让茶香伴随着书香袅袅升起。走廊上压纹壁纸有着故意作旧的粗糙感,一幅幅刻画安吉街景的老照片在纱幔、镂空雕花门楣的装点下静述历史。
北京圣唐古驿设计事务所点评:
第一滴水滴于浙江安吉,滋润了百亩安吉白茶,滋润了一方心灵净土。信步游走于第一滴水茶艺馆中,仿佛置身于一座江南园林,让人暂时忘却了城市的喧嚣和快节奏的生活状态,回归于最初的内敛与古朴。
院内以青石为路,翠竹环绕,营造出一幅曲径通幽的园林之景。馆内以黑色国漆为基调,着以水云纹饰,古香古韵,却又不落俗套。茶馆的整体设计,取江南园林之纯素柔美,融以古典书画石刻,以匠心打破传统,以景观营造格局,在整体空间中为来客保留一份私密。馆内多以翠竹为帘,将茶与竹有机地融为一体。走廊中一幅幅古老的安吉街景,在袅袅茗香中讲述着安吉古老的文化,身着华美民族服饰的茶艺者,仿佛又将来客带回了那纯美、朴实的年代。
轻倚古榻,品幽香的白茶。第一滴水古朴典雅,又不失瑰丽时尚,让人寓情于景,触景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