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期,山东、河南、浙江等地发生蔬菜卖难情况。商务部高度重视,紧急启动农产品卖难应对工作机制。商务部在市场监测统计数据基础上,组织专家对蔬菜产销形势和走势进行会商。据监测分析,当前全国蔬菜市场运行供需总体保持平衡,个别品种、区域和时段暂时出现失衡。
为此,商务部紧急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迅速摸清情况。立即向各地商务主管部门下发通知,要求立即开展农产品“卖难”情况排查,详细了解本地蔬菜“卖难”的品种、价格和面积情况,及时对市场进行预测预警,提出解决方案。二是启动网上对接。利用商务部鲜活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发布供求信息,组织大型连锁超市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展网上自动对接,疏通流通渠道。三是开展社会救助。商务部和有关行业协会组成三个工作组赴各地了解卖难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大型超市和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现场对接,分别在超市和批发市场设立销售专区。四是启动储备机制。要求建立冬春蔬菜储备的北方大城市商务主管部门要尽快协调有关部门,根据本地实际,并结合“卖难”蔬菜品种,组织收储。五是筹备产销对接会。商务部近期将召开南北蔬菜产销对接会,充分利用“南菜北运”流通网络,保障蔬菜均衡上市。六是加强信息引导。及时发布蔬菜市场整体产销形势和分品种分区域的价格信息,缩短发布时间,增加发布频率和次数。 (严雨栅)
编后:在此,笔者又仿佛看到一群表情严肃、慷慨赴难“消防队员” 的形象。农产品尤其是蔬菜“卖难”问题由来已久,且年年都要出现。在推出系列“救火”之策及有效实施的同时,应该突出实施治本之策、问责之策!年年都“起火”,当地工作机制作用何在?年年都“救火”,监管部门职责何在?国家年年“砸钱”治理,钱花到哪里去了?人们希望在此次“救火”之后,能够看到有关部门和官员被“问责”的消息。在人民利益一而再、再而三受到损害情况下,应当有人对那些“花架子工程”、“豆腐渣工程”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