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零售市场规模2016年将超美
本报讯 经济学人智库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EIU)发布《2022年全球零售发展前瞻》(Retail 2022)称,受益于人口红利以及城市化进程,中国零售市场规模至2016年将超过美国达到4.2万亿美元。
根据EIU的趋势预测,包括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在内的这些新兴市场国家至2022年将会占据全球六大零售市场当中的四席。其中,中国的零售业规模在2022年将会高达8.3万亿美元,占全球零售总额约四分之一,并且将会是规模4.5万亿美元的美国市场的两倍。印度市场将会以约4万亿美元的规模位居第三位,在十年内,印度零售市场的规模将会是西欧国家的总和。此外,日本(1.6万亿美元)、俄罗斯(1.5万亿美元)和巴西(1.2万亿美元)依次为第四到第六名。
“2002年中国的GDP不到美国1/15,今年中国GDP占到美国的1/2。从名义GDP的角度来讲2011年的时候中国GDP就会超过美国,在接下来明年2013年的时候中国会取代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EIU中国服务副总监刘倩指出,至2016年,从PPP(购买力平价指数)来看,中国有可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
(财新)
“营改增”试点 年内扩至11省市
本报讯 截至12月1日,我国将有12省市试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福建、浙江等9个省、直辖市及宁波、厦门、深圳3个计划单列市。
2012年1月1日,我国酝酿多年的“营改增”以在上海部分行业率先开展的方式正式破冰,包括交通运输业和研发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鉴证咨询服务等6项现代服务业在内(即1+6行业),试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据有关机构估计,今年上海全年“营改增”减负额度将超200亿元。在上海“营改增”试点小有成效后,今年下半年,试点推进速度大幅加快。
7月25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自8月1日开始至年底前,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将陆续由上海市分批扩大至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广东等8个省、直辖市及宁波、厦门、深圳3个计划单列市。
随后,北京于9月1日正式启动“营改增”试点,江苏、安徽两省于10月1日跟进,预计北京每年总减收约165亿元。11月1日,福建省、广东省、深圳、厦门市刚刚完成税制转换工作;而天津、浙江、湖北则将于12月1日启动试点。
《中国证券报》报道称,除上海以外的试点省市年减税或减收规模近800亿元。其中江苏省减收近100亿元;浙江省减税约60亿元;北京减收165亿元;天津减税11亿元;广东(含深圳)最多可减税150亿元;福建(不含厦门)减税13亿元;厦门减税12亿元;安徽减收27亿元;湖北减税40亿元。
(钟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