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不少农村地区的老年客户已经享受到了农村金融机构周到贴心的金融服务。如何对现有服务进行优化升级,正成为农金机构面临的新课题。
2012年10月23日,这个日子对于河南省长垣县魏庄镇大车村韩学兰老人来说,具有非凡的意义。这天不仅是她的生日,也是重阳节。
一大早,河南省长垣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工作人员就为韩学兰老人送来了一份贴心的生日礼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金银行卡。老人激动地说:“国家政策好,政府想得也周到,由信用社发这个钱,俺方便,也放心。”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广大老年客户对农信社推出与老年人相关金融服务的感激之情。
现在,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近1.85亿,所占总人口的比重逐渐增大。1999年,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对金融服务需求量逐步增加,农村金融机构加强对这一客户群体的金融服务,深耕老年人群体客户这块“潜力田”。
贴心服务老年客户
为了让全县近10万满60岁的老人在党的十八大前拿到养老金,长垣联社对领取“新农保”的老人开通了绿色通道,39个网点均增设专柜,配备专人。尽管如此,“新农保”卡发下来的当天,农信社各营业大厅内,等候办理业务的客户增加了不少。
韩学兰老人家门口的大车信用社也不例外。
重阳节这天,大车信用社刚开门不久,营业大厅内就连站脚的地方都没有了。农村的老人有个习惯,钱放在卡上不放心,“新农保”卡刚发到手,就一股脑儿涌进来,迫不及待要见到这份重阳节的“大礼”。
不只是长垣联社,随着面向老年客户的业务相继开展,整个农村金融机构行业都在积极探索服务老年客户的经验。
韩旭芳是河南省栾川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一名普通的员工。面对农村地区不少“不会写,听不见,听不懂”的老年客户,她总结出自己工作的“小窍门”:针对“不会写”的老年客户,建议其刻一个私章,这样办业务时就省去了很多麻烦;针对“听不见”的老年客户,要凑过去,与其拉近距离,大声并耐心地进行业务讲解;针对“听不懂”的老年客户,要注意换一种更加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耐心地教会其办理日常的各项业务。
在接触过很多老年客户后,韩旭芳颇有感触地说:“老年客户可能会让我们花费更长时间、更多精力为其服务,可是一旦把老年客户服务好了,他们将是我们最忠实的客户,所以千万不能忽视。”
韩旭芳的话代表了很多农村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心声。随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增加,老年人作为新兴客户群,正悄然逐步占领着庞大的客户市场。
面对这种情况,四川省乐山市农村信用社首创“夕阳红”养老保险贷款。此项贷款遵循“政府确认、谁借谁还、封闭运行、专款专用、风险可控”的原则,先由社会养老保险部门确认的自然人提出申请,由信用社信贷人员审查其贷款条件并按照规定程序审批,通过后,再办理贷款发放手续。
这一贷款产品执行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基准利率,采取保证担保贷款方式发放,让老年人享受到了社保福利的温暖。
优化升级进行时
目前,不少农村地区的老年客户已经享受到了农村金融机构周到贴心的金融服务。如何对现有服务进行优化升级,正成为农金机构面临的新课题。
“首先要优化服务环境和服务手段,”江苏某农村商业银行营业部的一位负责人说,“毕竟这是银行业提升客户满意度的‘内功’。”
除银行本身强化自身外,“强化老年人金融知识的普及也十分重要。” 上述负责人介绍说,该农商行充分利用营业网点宣传栏、电子视频设备及报刊通讯,开展银行业务、金融知识和服务品牌的宣传,引导老年客户提高金融电子化设备服务方式的认知度和利用率;定期深入到社区、养老院等老年人较多的地方,了解老年人金融服务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金融知识宣传科普活动,现场解答老年人的咨询,方便老年人办理各类业务。
兴业银行为老年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方案的做法同样值得借鉴。2011 年,该行整合贵宾服务资源,提供身体健康管理、财产安全保障、法律援助服务等符合老年客户需求的专项增值服务。这一系列举措赢得了广大老年客户群体的欢迎和拥护。
为更好地向广大老年客户群体提供服务,天津市银行业协会于今年上半年专门召开了银行服务老年客户群体工作座谈会。该协会副秘书长陈登禄表示,针对老年客户这一日益庞大的特定客户群体,解决好他们的金融服务等相关问题,是银行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银行业发展必须研究的课题。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针对这个日益庞大的特殊客户群体,农村金融机构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老年客户提供更加温馨周到的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