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到她是在今年的6月7日,那天的她束着一个马尾,一身笔挺的西服英气逼人。那是她第一次来到我们铜鼓县联社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课(通讯员写作培训课)。
培训课上,她以自己的亲身写作经历和稿件案例,现身说法教导我们要不断学习、勤于思考、多写多练。那短短的一节课在她激情四射的精彩讲说下很快就结束了,给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她很有老师的气质,活力四射、慷慨激昂、亲切友好、精明干练。她,心态积极,有很强的职业素养,对待工作有一股子不怕困难的拼搏精神和闯劲、踏实肯干。
一次培训课的机缘让我有幸认识了她。对于写作向来没有自信的我胆怯地向她发去了我的一篇稿子。稿子很不成熟,可是没有想到的是,她居然不断地帮我修正和推荐投稿。在她不断的鼓励和帮助下,我的第一篇文章终于见报,我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没想到我的文字也能走上报纸,被更多的人阅读。心中的成就感和对我日后写作的激励无疑是巨大的。
自那节课后,我还从侧面听到和读到了更多关于她的故事。她从一名普通的出纳员成长为宜丰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信贷科副科长,干了十多年出纳员的她,遇上人事改革公开竞聘脱颖而出成了一名基层信用社副主任,后来为了照顾年幼体弱的儿子,进城到敖桥信用社甘愿当一名网点负责人兼柜员。再后来成为一名大额贷款中心副股级客户经理,由于工作表现出色借调到联社信贷科,再到现在的联社信贷科副科长。工作中她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不管是难事还是易事都要想方设法去完成,决不推诿,权当是一种学习磨砺,工作中的点点滴滴都凝聚着她的汗水和心血。一路走来,一步一个脚印走来的历程,无不激励着和感动着我们。
忘不了第一次顶着骄阳,她独自骑上自行车,来到自已所包干的同安村下乡;忘不了别人的冷嘲热讽:“你一个女人独自下乡收贷款,你不怕吗?”;忘不了被她的闯劲感动的那些“钉子户”;忘不了因为她的热忱,乡亲们给她的张张笑脸和嘘寒问暖。
有一次,她骑自行车去同安乡明水村收贷款利息,由于下雨天路滑,路上她为了躲避一辆迎面而来的大货车,自行车往路边一偏,连人带车摔到路旁的烂泥沟里去了,货车上的人哈哈大笑起来。当时的她,心里真是又气又急,看看身上被泥水弄脏的衣服,真想今天就算了!但转念一想,不行!难得碰上今天的阴雨天气,好多借款户都呆在家里呢,要是今天错过了时机,天晴就好难找到他们。想到这里,顾不得一身脏又继续出发了……
不知道有多少个夜晚,她一个人进村入户追到期贷款、清收利息,村民的狗一到晚上非常爱叫还可能咬人,虽然胆子大不怕天黑路不好走的她由于从小有过被狗咬的经历,只要一听见狗叫就害怕的她,想了一个办法——手持棍子防身。
最刻骨铭心的是,2003年5月的一个星期天,由于幼儿园不上课,而丈夫在另一个乡镇上班,她只好带着五岁的儿子去东槽村下乡,因为忙着上户找人,没有发现顽皮的他已悄悄的一个人去玩了,等到一个好心人把浑身湿漉漉的儿子带到她身边时,才知道他由于玩水而一头栽进一口深水池塘里,要是晚到2分钟,她将永远失去最心爱的儿子。从不舍得打儿子的她,第一次狠狠地扇了他一巴掌!打完后,看着想哭却又拼命忍着不敢哭的儿子,搂着儿子泪如泉涌。
她在我的眼里,她是老师更像一名长姐,她慈善友爱的言语带给我温暖和启示。她是一个没有大树可以乘凉的人,却依靠自身的努力工作获得了大家的认可,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真的很不容易!
她是同事,是益友,是良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她是谁呢?她的名字叫李卓英,现在江西省宜丰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工作。
谢谢了,我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