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为期3天的第十三届国产高浓度磷复肥产销会在山东潍坊举行。一年一度的产销会,既是一次产销见面会,同时也是大家交流探讨来年市场走向的碰头会,因此有人将每年的产销会喻为来年市场的风向标。今年的会议被业界定义为冷空气下的抱团取暖大会,在复杂而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低迷的气氛笼罩在行业上空,各大企业呼吁厂商携手、同舟共济、共渡难关。与此同时,为突出重围,寻找市场新商机,百余家参展企业纷纷在会上推出新产品,亮出新品牌,在行业的严寒中,业界感受到了一阵“新”意。
新希望:市场渐明朗直降谷底再回温
产能过剩、成本上涨、库存过大,种种利空因素笼罩着化肥市场,在产销会召开之前较长一段时间内,化肥市场始终处于低迷状态。而在行业形势低迷和化肥淡储启动之际召开的产销会上,行业走势无疑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国家发改委经贸司有关人士在产销会期间建议,产业发展到这个阶段,企业经营在淡旺季上应体现差异,促进全行业良性运行。他分析,当前市场已经进入淡季,出口窗口期也已经关闭,现在市场迟迟不启动实际上是多方博弈的结果,大家的心态是生产企业想稳定价格,而流通企业则想等肥价再降一降,大量的资源和精力都耗费在多空的博弈上。他建议,与其如此,还不如一次性把价格直接降到谷底成本线附近,然后在一段时间内给出一个相对温和、大家都能够接受的价格上涨。通过这样的方式,形成相对稳定的预期,让市场回归理性,淡季有淡季价格,旺季有旺季价格,从而形成行业良性互动,疏导各方矛盾。
实际上,不仅政府部门有这样的呼吁,不少企业也认为当前市场或已经见底。湖北新洋丰总经理杨华锋认为,当前磷肥价格已基本接近成本,尤其是一铵,此前甚至有云南厂家55%一铵发到东北价格是2400元/吨,这已经是亏本经营,如果价格再跌,企业就会停产,一旦停产减少供应,可能价格就会再次回升。而当前1800—1900元/吨的氮肥价格也基本见底。
此外,在产能过剩背景下,业内人士分析市场的眼光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华农农资连锁总经理黄小兵就认为,尿素市场其实是处在一个长期供求平衡、阶段供求失衡状态,若想对市场做预判只能将目光拆分,聚焦局部市场。
新形势:工业经济企稳产业政策利好
化肥作为政策性很强的产业,政策的一举一动也牵动产业神经,从大会上传出的信号就是,在经历了相当长一段行业低迷之后,产业发展态势也将伴随宏观经济回暖而有望止跌企稳。
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黄利斌就在政策专场报告会上表示,当前化工等部分原材料行业发展增速呈现出止跌企稳迹象,工业经济运行正处在企稳的紧要关头,有利因素正在积聚,不利因素正在被努力减缓或消除。
而作为化肥行业政策调控重要抓手,出口政策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重中之重。下半年来,磷肥产业遇到增速回落、亏损加剧的困难局面,业内传出要求调整关税的呼声。对此,吴君杨透露,国家有关部门已经注意到行业面临的困难,目前大家关注的磷肥出口政策仍在进行磋商和调整,可能会有微调,但预计总体框架不会有大变动。他坦言,出口关税政策就是市场的长期和短期平衡的调节关系,国家会在保障国内价格和供应平衡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满足企业在关税和利益上的溯求。
除此之外,产销会期间,就当前行业关心的规范化肥市场秩序、淡储扶持政策、化肥进出口管理政策等方面的话题,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农业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相关部门的领导分别进行分析介绍,总体来看,国家政策一定会不遗余力地加大对农业扶持力度,保障行业健康发展。
新产品:科技创新换代升级
严寒的来袭并没有影响到农资人开拓创新的脚步,在此次产销会的展馆内,人们惊喜地看到众多厂家都在产业升级、产品创新上大放异彩。贵州瓮福、安徽六国、江苏华昌等企业新品种、新品牌的扎堆集体亮相,抛弃了陈旧的面容,令整个行业渲染着春一般的朝气。
一位来自山西的经销商表示,他并没有想到这些老牌国企会有新产品的推出,令他目不暇接。
四川美丰的尿素一直在国内享有美誉,目前它们引进了国际海德鲁的先进技术,投入了一个新生产线,进入了磷复肥的行业;史丹利重点推广和宣传了“高浓度三安复合肥料”,该产品养分含量极高,同等数量的“三安”所含有的纯养分是含量45%的复合肥的1.2倍;红日阿康推出了微晶粒水溶性肥料,这款水溶性肥料是采用俄罗斯阿康公司的微晶粒技术,通过全化学合成,同时添加了纯进口黄腐酸钾;施可丰展出了外观精美、功能全面的Scofun水溶营养系列水溶肥,赢得了参展同行的驻足关注和经销商的纷纷询问;山东农大肥业在此次展会同样推出了具备各自特点的水溶性肥料;贵州西洋肥业在强调产品功能上力度较大,推出的西洋红双控肥,控水控肥,既保障了作物对养分的需求,提升了肥料利用率,又保障了缺水季节作物对水分的需求。真正让肥和水紧密结合,肥水不流外人田;作为国内《脲铵氮肥》行业标准的参与制定者,江苏华昌在升级氮肥品种、隆重推出全新营养追肥品牌——“追奭佳”,该品牌产品中含有的中微量元素,能满足作物对中微量元素的需要,氮肥利用率大幅度升高,有效地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节能减排,环境友好,高度符合当前生态肥料的发展趋势。
新共识:风险共担同舟共济
面对当前严峻而复杂的经济形势,本次磷复肥产销会无非是国内化肥行业厂商之间相互抱团取暖的大会。产销会之前,国内化肥生产企业一律按兵不动,不发任何声响,只等产销会期间探听虚实。在此次会议期间召开的化肥市场研讨会上,几百人的会场座无虚席。前来参会的经销商们屏息凝视,详细倾听每位访谈嘉宾对于市场后市的预测。市场上的种种不利因素虽然困扰着当前的农资人,越来越迷茫的市场信心却被一股正能量所聚集。
“做好亏损的准备,做好承担风险的准备。厂家和商家共同担责任,谁也看不清楚未来,只要我们能共同负责任,相信明天会更好。”当廖慧说出这几句话时,与会代表产生了共鸣,掌声雷动,大家看到了一个敢于担当、敢于负责、敢于面对一切困难勇往直前的大家风范。也许今冬明春的化肥走势并不乐观,甚至是低位运行、有着亏损的可能性,但是廖慧的短短这几句话叫人听得心里暖融融。
同样的掌声雷动出现在贵州瓮福的酒会上,当董事长何浩明端起手中的酒杯,嘴里说出“风雨同舟、责任共担”时,全场为之沸腾,“虽然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并不明朗,经济危机的阴影仍然在我们上空盘旋,但是我相信‘十八大’之后我国经济的增长将会加速,今后瓮福将和所有的经销商风雨同舟,责任共担。无论风云如何变化,我们一定有必胜的信心。”这位颇有魄力的董事长笑看风云,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严寒。
新理念:从过度营销转向深化服务
各个企业新产品的扎堆面市为国内的农资市场带来了新意,然而要想让农民一下接受这么多的新概念、新产品却需要企业和经销商携手努力,“营销过度”进而成为摆在农资人面前的一个新问题。
在此次展销会上,鲁西化工副总经理姜吉涛就提出,过度营销恐将成为业内的一个大问题,从业者应该从“重营销”转到“重服务”上,努力探讨如何为农民创造价值方为正道。鲁西化工就力求强化服务创新,将服务延伸到农村基层,今年7月份,到鲁西参加农化服务培训的经销商和农民达到7000人,8月份达到8000人,鲁西化工正是利用地处齐鲁豫交界的地理优势和需求优势,把服务扎扎实实地深耕下去。
他认为,过度营销最终会助推产品成本的增加,从而变本加厉转嫁到农民身上,作为化肥的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重视农化才是根本,所以推广新产品的手段也要升级高效,“厂家央求商家,商家诱惑消费者”的推介手段应该被摈弃。
在新事物面前,摆在农资业内的问题还很多,如何切实将实惠落在农民身上,将服务扎根基层,是化肥企业与生俱来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