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2年11月2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收储新政惠及灾区棉农 收购进程仍在博弈中


  中国棉花信息网专稿 11月15日,有关部门发布国家扩大5级棉收储的公告,受灾地区的棉企、纺企和棉农获知消息后颇感振奋。今年一些棉区受天气影响,棉花减产降质,加工厂开秤比例低,收购量小,棉农出现一定程度的卖棉难,国家因此在收购高峰期及时出台了收储5级棉的政策。该政策虽然可解燃眉之急,但受到部分地区受灾减产严重、棉籽价格较低等因素影响,棉农惜售情绪还有待改观,同时收购价格也仍在博弈中。

  由于受灾地区棉花品级、长度等指标偏低,符合国家收储质量要求的棉花少,本年度这些地区400型企业的开秤比例低,已开秤企业的收购规模也普遍较小。以山东滨州、东营两地为例,由于今年两地棉花播种晚,加上夏秋之交持续降雨,棉花质量下降明显,品级以4、5级为主,长度在26、27mm,衣分仅36%—37%。国家放开5级棉花收储,两地棉企均表示欢迎,但收储价格按15日棉籽0.98元/斤折算,从棉农手上收购的籽棉在3.6—3.7元/斤,预计棉农的惜售情绪短期之内难以改观,收购规模能扩大多少还不好预测,同时收购加工利润也并不乐观。

  据东营主产区广饶、利津的一些加工厂反映,本年度东营市棉花的主要问题是长度低,普遍在26mm左右,品级大部分可达4级,5级棉占比不多。此次国家扩大收储覆盖等级,预计近期企业将陆续开始收购5级棉。但当地大部分4级棉因为长度问题仍达不到收储要求,企业希望国家考虑收储426级的棉花。目前当地开秤企业一部分以收购本地4级棉为主,需要严格控制长度、衣分等指标,加工交储仅有一两百元的微利;一部分从新疆等地调运棉花,混合加工,一些厂家调运棉占比达到60%—70%,加工成本明显上升,交储的利润濒临或者已处于亏损边缘。

  今年滨州市棉花以5级为主,由于品质低,收购价也低,棉企不愿收,棉农不愿卖。目前,开秤的加工厂也主要从外地调棉加工,多数处于保本或者亏损的状态。个别厂家表示,开秤是为了维持收购加工资质,获得贷款。虽然国家扩大5级棉收储,但由于当地棉籽质量低,价格呈下滑趋势,加上棉农有存棉过年的习惯,预计收购价对棉农很难有吸引力。预计短期内棉农将保持惜售,长期看双方僵持局面将持续,加工厂获得利润的难度加大。

  据东营利津的棉农介绍,今年当地单产仅200多斤,加上棉花品质整体接近霜后花,当地加工厂都不愿收购,目前开秤企业屈指可数,棉农的交售比例很低,有的甚至还一斤未卖。棉农听闻国家放开5级棉收储,普遍很高兴,但同时反映,由于单产低,如果收购价低于3.7元/斤,便成本不保。而按照国家出台的527级棉收储价17544元/吨、当地棉籽现价折算,籽棉收购价在3.7元/斤左右。一旦棉籽价格下滑,棉企继续下调收购价,棉农将有较强的惜售情绪。

  笔者认为,此次国家扩大5级棉花收储,顾及了今年棉花受灾地区的实际情况。山东滨州、东营两以盐碱地为主,十分适合种植棉花,近年来在山东其他地区植棉面积不断下滑的情况下,两地的面积保持了平稳。但今年的受灾减产对当地棉农带来沉重打击,一些农户甚至打算弃棉改麦或者西瓜等作物。国家在棉花收购高峰期及时出台收储5级棉的政策,对于缓解当地棉农卖棉难将有很大帮助。虽然棉农对收购价的接受还需要一段时间,而且也需要改变存棉惜售的习惯,但是应该抓住收购高峰期价格较好的时机,加快销售,规避存棉风险。

  (张宋佳)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