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中原农村金融的伊川模式
——河南伊川农村商业银行三年实践与创新回眸
李妍 杨倍力

  图为会微笑的银行——河南伊川农村商业银行的营业网点。
  图为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主任陈益民(左)在伊川农村商业银行董事长   康凤立(右)陪同下,进行调研。

  2009年10月28日,河南伊川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伊川农商行”)成立。该行的成立,结束了河南省农村商业银行的市场空白历史,开创了河南省农信社股份制改革的先河。

  3年来,该行高举改革创新发展大旗,坚持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加紧开展实施富民惠农金融创新工程、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工程,积极建立与“三农”、社区居民、中小微企业紧密互动、互惠共荣的新型客户关系。在服务三农、服务中小微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一次次的新突破,登上一个个的新台阶,展现出了现代化商业银行的成长潜力。

  截至目前,该行的存款余额较改制前新增49.12亿元,增幅达109.1%;各项贷款余额较改制前增加35.25亿元,增幅116.30%;存贷款余额分别占伊川金融市场份额的70%和76%。2009年挂牌开业当年实现经营利润1.71亿元,三年来,该行各项收入和经营利润一年一个新台阶,三年翻了三番。为支持伊川现代农业发展、统筹城乡一体化进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民增收致富作出了积极贡献。

  由于工作突出,伊川农商行先后获得“中国100最具影响力企业”、“全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十佳商业银行”、“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商业银行”、“中西部地区最佳农村商业银行”、“2011中国品牌100强”等荣誉称号,先后被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卫生最佳单位”称号,被洛阳市委、市政府授予“五一”劳动奖状和2010年度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综合奖,被市总工会评为“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被伊川县政府授予“支持农业产业化最优服务单位”和“支持民营经济先进单位”称号。

  历经3年,伊川农商行的改革嬗变,使从前的“草鞋银行”淡出历史舞台,高效、优质的流程银行已具雏形,资产规模加速扩展,风控水平明显提升。

  加强管理育人才

  根据流程银行经营理念和市场竞争的需要,伊川农商行开展了劳动用工和薪酬改革,建立了适应新组织架构的运行机制。

  一是对各部门各岗位实行定岗、定编、定员,打破员工身份界限,全面实行合同制、劳务派遣制和竞争上岗制管理;对管理岗位实行动态管理,实行公开竞聘制,激活人事干部管理体制。

  二是引入外部竞争和管理机制,将发起组建的村镇银行的现代公司治理机构引进和应用到人事制度管理和改革中,通过村镇银行的外部机制,形成良性的人才培养、引进及管理机制,推动和深化该行的人事制度改革,实施全员高端培训计划,加强高管的综合素质培养,2011年分5批组织员工到上海封闭培训,举办了高管人员高级研修班。

  在此基础上,将“全员培训”和“个别培训”、“综合培训”和“业务培训”、“素质培训”和“技能培训”结合起来,不断提升人才培训实效和制度执行力水平。同时,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引进高学历、高素质、高技能的“三高”复合型技术人才,优化员工队伍知识结构。

  伊川农商行还鼓励在职学习,先后有160余名职工参加了本科函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在职研究生班学习,每年分批对全体员工进行业务培训,全员业务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为员工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

  立足自身促发展

  面对县域金融市场多元化的竞争格局,伊川农商行以实现资产、效益、队伍的“三个根本好转”为抓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盈利为目的,推进该行打造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两个核心竞争力。

  通过在“四个着力”,即“着力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提高领导农商行科学发展观的能力水平、着力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体制机制、着力树立良好的行业作风形象”上下功夫,以总行机关的素质、能力、作风形象的转变为切入点,聚全行员工之智,凝全行员工之力,推动了该行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针对招商引资蓬勃发展和民营企业快速成长的融资需要,伊川农商行充分发挥机制灵活的优势,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对伊川县龙头企业提供诸多优惠政策,建立实施项目推介和客户回访制度,通过召开银企座谈会,介绍信贷政策和业务品种,了解企业发展状况和资金需求,搭建了银企交流沟通的平台。

  对那些效益好、信誉好的企业积极争取,做好信贷服务,对引进的涉农大中型企业和县域中小企业给予资金支持,为个体民营企业提供诸多优惠政策,使其快速稳步发展,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进而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

  伊川农商行先后对伊电集团、天源集团等数家涉农企业投放贷款15397万元,对天丰面业、洛阳金博苑食品厂等消费开发类企业投放贷款近1000万元,吸纳从业人员4.5万人,有效地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和矛盾,有力支持了县域经济发展,确保了伊川“工业强县”战略进程的顺利推进,实实在在地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贴心工程助“三农”

  在伊川县委、县政府“富民惠民、富民强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指引下,3年来,伊川农商行先后制定了支持春耕生产、促进农业和粮食生产发展、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支持城乡统筹发展和产业集聚区建设等指导性文件,开发了“四通八达”等新型信贷产品,突出支农重点,改进支农服务,扩大有效信贷投入。该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深化“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市场+农户”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支持培育了一批基础好、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骨干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和专业大户。

  伊川农商行自成立以来,一直以伊川县“百项重点工程”、一区六园、一河三区、农业产业化“369”工程为重点,制定2012年至2014年“助推县域经济三年行动计划”,计划每年分别投放10亿元、12亿元、13亿元信贷资金,加大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大项目、农业、中小企业等实体经济的金融扶持力度。其中,每年投放5亿元信贷资金服务“三农”;投放4亿元信贷资金支持铝深加工、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推进文化创意、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落地开花;投放1亿元信贷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及惠民工程建设。

  “扎根县域经济,减少农户的负担,为当地百姓服务。‘农商银行’,既然有‘农’字,就是为农民服务。”伊川农商行董事长康凤立朴实的话语中透出的是对农民的情感,是对农民的责任,是对地方经济的支持。“改制后的农商银行仍然是为‘三农’服务。立足‘三农’,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宗旨不会改变,同时会不断提高精细化服务水平,更加有力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康凤立同时强调说。

  “信用工程”,已成为伊川农商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全面实施银监会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工程、阳光信贷工程和富民惠农金融创新工程,伊川农商行把“三大工程”精确为“进农户、进社区、进企业”,在全县实施。

  这几年,他们积极建立起与“三农”、社区居民、中小微企业紧密互动、互惠共荣的新型客户关系,全面提升该行支持“三农”科学发展的金融服务水平,改进支农服务方式,更好地发挥了农村金融服务主力军作用,更加有力地支持了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科技创新惠民众

  自成立来,伊川农商行不断加大科技建设投入,不断创新业务品种。结合客户主要需求,开发出四个系列七个品牌的信贷产品,即 “商务通”系列(公务通、园丁通)、“富民通”系列(巾帼情、信用通)、“便民通”系列(安居通、消费通)及“创业通”品牌等,开展了“聚宝盆”基金理财计划、“福寿满堂”保险分红产品等理财保险产品,满足不同客户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

  积极开办新业务和中间业务。以科技创新和科技支撑为基础,广泛开展新业务和中间业务,进一步优化盈利结构。目前,该行开办有货币市场、债券市场、住房按揭贷款、保险代理等新业务,与上海通联公司合作开展基金代理等理财业务即将上线运行;与伊川县人民政府联名发行了金燕“永利卡”,自2010年9月正式发行至今已累计发卡17790张。

  与省联社、伊川县政府联名发行的自主银联卡品牌——金燕“永利卡”,并研发出业务摸块与全省综合业务系统融合与对接。该卡分为普通借记卡、白金卡、黑金卡三种卡品,不仅具备金燕卡的全部功能,还能办理代缴水费、电费、有线电视费、移动话费、联通话费等,并受理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新农合资金、公共事业性资金收付业务。永利白金卡、黑金卡还具备优先贷款、利率和手续费优惠等特殊功能和优惠政策。目前,金燕永利普通卡已先期投放市场发行,至今已累计发行17790张,受到市场的认可和客户的欢迎。

  与上海通联支付网络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实现战略合作,开发出基金代理业务终端接入系统平台并调试运行,目前已成功接入全省综合业务系统,近日将实现与通联公司的网络对接并全面启动基金代理业务,可将全面代理15家基金公司90多种基金品种的销售。加强电子化结算平台建设,提出“城区自助设备全覆盖”、“24小时安全高效服务”和“基层支行全普及”的发展目标,大力发展ATM机和POS机签约商户,目前累计布放ATM机28台,发展POS商户348家布放POS机364台,累计实现ATM机交易2576万元,实现POS机刷卡交易近20亿元。同时与国税局、地税局、电业局、通信公司等进行合作,城乡居民可通过POS机实现适时缴费。目前,伊川农商行已成为区域网点和自助设备最密集的银行,不仅节省了人力资源成本,也满足了城乡居民的金融需求,同时也加大了本行的区域影响力。

  对全辖网点线路进行全面改造,将原有2兆光纤扩容升级为10兆光纤,实现视频监控线路与业务系统线路分离运行,在提升网络效率和兼容性的同时,也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该行还引进和开发先进的网络管理软件系统,在总行机房内可实时监控和掌握各网点每台电脑终端的运行情况,可在第一时间做出应急反应,实现全自动化的管理和处置。在此基础上,该行还在洛阳市农信系统率先建设了现代化的网络视频监控中心,并安装了呼叫对话装置,对全行各网点及自助银行实施24小时实时监控。

  为进一步提高客户满意度,树立文明规范服务形象,伊川农商行客户服务中心开通24小时96988客服热线为客户服务。客服中心主要受理客户业务咨询、投诉和建议以及客户的交易需求等,客服热线覆盖该行所有网点和自助银行。通过建立客户满意度定期调查机制、客户业务咨询回复机制、客户投诉登记处理机制、客户诉求传递机制、投诉预警预防机制及客户投诉分级标准等,切实提高客服中心服务专业化水平。

  防控风险求突破

  在成立之初,为了达到治理的目的,该行加快了以组织架构调整为核心的制度创新,在较短时间内陆续出台了20多个制度办法,内容涵盖了业务经营和内部管理的各个方面,初步形成了激励有效、约束严格、权责明晰、奖惩分明的制度框架,规范了业务流程,促进了业务的迅猛发展。   

  同时,将综合目标考核、财务管理、信贷管理、劳动用工、薪酬等五个方面作为制度科学化的突破口,实行重点突破。现在,一套相对配套、相对科学、相对稳定的制度业已成型,为该行的稳健经营、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3年来,伊川农商行不断强化稽核检查力度,推行了“全覆盖、不间断”序时稽核、专项稽核等多种稽核检查方式,基本实现了对该行所有网点、所有业务经营管理活动的全面稽核。创新实施了移位稽核制度,按照人员移位、断电式、顶岗作业等方式对各网点进行全面稽核。

  同时,开展了一系列高风险时段、高风险业务的专项检查,加大了对重点机构、重点业务、重点岗位、重点人员存在的风险隐患深度排查力度,切实消除了案件隐患,预防了大要案的发生。

  伊川农商行以推进建设标准化、精品化网点为契机,不断健全安全保卫工作体制机制,严格执行金融部门安全保卫标准,努力夯实人防、物防、技防基础,拓展安全防范工作领域,为该行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战略转型铸辉煌

  伊川农商行坚持走“外向型”和“大发展”路线,坚持“立足伊川、拓展洛阳、辐射中原、布局全国”的发展战略,着力实现由“地方性银行”向“区域性银行”的转变,通过规模发展提高经营实力和抗风险能力。

  2010年9月30日,随着伊川农商行科技研发大楼的隆重奠基,洛阳新区开元大道黄金经济圈再添重要成员。此举标志着河南省首家农村商业银行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又有了实质性进展。目前大楼已经封顶。

  科技研发大楼建成后,随着硬件基础设施的完善和软件技术的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将不断亮相,必将带动农商行各项业务的发展,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必将使自身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促进“外向型”发展战略的完成。伊川农商银行着眼于实现由“地方性银行”向“区域性银行”的转变,力争通过规模发展提高银行的经营实力和抗风险能力。

  2010年12月27日,由伊川农商行发起组建的河南省首家村镇银行——荥阳利丰村镇银行挂牌开业,成为省内首家地方性银行跨市设立的村镇银行。荥阳利丰村镇银行的成立,填补了河南省农村金融行业在此方面的空白。

  改革谋嬗变,创新铸辉煌。该行董事长康凤立告诉记者,未来几年,伊川农商行将坚持“立足伊川、跨区发展”的战略,伊川农商行的战略发展规划也必将揭开新的一页,在其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精彩篇章。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