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2年11月3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金融惠农 大有可为

江苏兴化农村商业银行 祁斌昌

  党的十八大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列为全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报告特别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作为与“三农”发展息息相关的农村金融机构,如何大力实施农村金融服务“三大工程”,创新服务通道、方式和品种,努力提供普惠、便捷的金融服务,推进城乡金融服务均等化,已经成为农村金融机构着力研究并解决的课题。

  创新服务通道

  填补金融服务空白

  银监会提出“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工程”,其目的是着力解决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空白点。这与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要求相一致。如何打通通往农村最基层的金融服务通道已经成为消除金融空白点的首要之举措。

  一是要在确保维护正常金融秩序、保证金融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应降低农村金融网点准入“门槛”,鼓励多种资本参与到为农提供金融服务上来。二是要尝试布设多种便民形式的支付结算工具,让农民足不出村即可享受和城镇居民一样的银行结算服务。三是引导农村法人金融机构通过信贷人员挂钩进村服务的方式提供小额信贷服务。

  创新服务方式

  解决服务低效问题

  一是要针对农村金融服务中存在的信贷服务低效等突出问题,大力实施“阳光信贷”工程,通过逐户调查建档、公开授信评议等方式,让每个农户知道能否贷、贷多少、如何贷。二是要适当降低乡镇以下自助银行设置条件,在风险管控到位、安全有保障的情况下鼓励在中心村设置自助银行,方便农村居民存、取款。三是要加大POS机具适用范围,减免手续费,鼓励商户积极使用POS机具,更大范围地方便农村居民使用银行卡。

  创新服务品种

  解决服务稀缺问题

  要大力实施“富民惠农金融创新工程”,促进农村金融服务品种不断创新和推广,要在创新信贷产品上出实招。要针对农民生产、生活、消费、子女教育等方面信贷需求,相应开发不同的信贷业务品种。二是要根据农民生产经营和收入规律,在贷款还款期限、还款方式、利率定价等方面灵活多样,更好地与农户需求相适应。三是要根据农村从事种养殖较多但可抵押品不多的实际,相应开发土地、水面、林地等承包权质押贷款业务。四是要根据农村居民之间情况相互了解的特点,扩大农户联保贷款、信用互助协会会员贷款、惠农担保公司贷款等多种形式的贷款品种,切实解决贷款“担保难”问题,为农户贷款打开通道。五是要根据农村居民电费、水费、电话费缴纳难和各类涉农补贴领取难,开发“市民卡”、“缴费一卡通”、“涉农补贴一折通”,并实现银行卡和存折在银行自助设备、POS机具通用,最大可能地解决农民存、取、结算、缴费难。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