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经理是农信社和客户沟通最直接的渠道,如同农信社的一扇“窗户”。透过这扇“窗户”,客户可以了解农信社开展的各项金融服务,农信社也可以获知客户最根本的理财需求。
客户经理是农信社和客户沟通最直接的渠道,如同农信社的一扇“窗户”。透过这扇“窗户”,客户可以了解农信社开展的各项金融服务,农信社也可以获知客户最根本的理财需求。
随着改革的持续推进,农信社对优化客户经理队伍结构、推广金融服务覆盖面的不断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客户经理的素质得到提升。农信社在打造立体式全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过程中,服务基层、立足一线的客户经理所占的份量也越来越重。
立足基层客户
和许许多多基层客户经理一样,傍晚下班时,广西梧州市某农信社客户经理黎衍楷锃亮的皮鞋上总会沾满泥土。
一大早,黎衍楷就接待了一对来为自家果园办理贷款的夫妻。果园今年销售状况不理想,夫妻俩想从农信社借点款,缓解燃眉之急。
黎衍楷调阅了夫妻俩之前的信贷记录,便立即前往果园。实地拍照后,他匆匆赶回信用社,帮助夫妻俩组织贷款材料。这边还没完,一家养猪场打来电话,请他去调查情况,并希望能办理贷款业务。
黎衍楷忙碌的身影是农信社基层客户经理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
“不管(贷款)多少,手续都是一样的”,福建福州农商银行五四北支行的信贷经理王海说,“农信社的基层客户经理都非常非常辛苦。同样完成一百万元的业绩,其他银行客户经理往往是十几笔(业务),对农信社基层客户经理而言,可能就是几十笔,意味着每天都必须完成一两笔,他们的压力非常大。”
王海的话道出了很多基层信贷员的心声。小额信贷业务虽然金额不大,但每一笔都凝结着客户经理的汗水。如何使贷款既能放出去,又能收得回,如何满足客户深层次的金融需求,是客户经理们共同思索的问题。
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客户经理,就要具备“三大法宝”——对工作兢兢业业的态度、对客户情况烂熟于心的掌握和“急客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的服务意识。
山西省某县级农信社客户经理武效川做信贷工作17年,没发放过一笔不良贷款。为了保证每笔贷款都能放得出收得回,他每个月至少有20天往返于各个村子间。
与客户共同成长,是农信社立足基层的根本。
有一次,客户因为经营不善,想用手中正在使用的推土机抵债,这也得到了农信社多数员工的赞同。老武得知后,凭借自己对客户多年的了解,主动帮着客户跑市场,扭转经营亏损局面。至客户还清贷款时,老武已经跑了3000多里。
17年来,老武“攒”下了几个厚厚的笔记本,本子上面仔仔细细地记录着客户的每一笔贷款,甚至连客户的家庭情况都记得清清楚楚。每笔有可能形成不良贷款的情况,老武都着重标出。
老武对客户17年如一日的负责态度,农户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贷款到期后,农户们主动上门归还本息,连在外地打工的几十户人家,都会及时汇款归还贷款。
升华工作理念
客户经理是农信社为客户打造的“全方位理财顾问”。他们必须全面熟悉农信社的各项业务,便于在客户有金融需求时,第一时间提出解决方案。
因此,当好客户经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无论是个人素质、外在形象还是业务能力,都对客户经理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
河北省玉田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徐宝山主任告诉记者,“在玉田县,新入职的农信社员工不能直接担任客户经理一职,要通过人才选拔、竞争上岗。”
“我们对客户经理的要求很高。”徐宝山说,“新员工必须在其他岗位工作一段时间,对农信社的各项业务比较了解以后,经过个人申请和农信社考核,合格了,才能担任客户经理。”
徐宝山指出,农信社的客户经理有一部分来自于当地居民。“他们对当地情况更熟悉,办起业务也更方便。不过,各地的情况都不太一样。”
东部某省农信社的一位信贷股长向记者介绍,农信社对客户经理的管理主要依靠考核。
农信社严格考核,主要是为了降低风险。“严格考核,可以尽量保证贷款合规发放。一旦贷款出现问题,客户经理就要承担相应责任。这样才能有效降低风险,尽量杜绝客户经理发放‘人情贷’。”该股长说。
但是,严格考核是把“双刃剑”。
“有些农信社考核太严,使问题贷款成了客户经理的‘大包袱’,有时甚至会对个人经济造成负担。有一些客户经理害怕担责任,就不愿意发放贷款,或者伸手向企业要回扣。”股长忧心忡忡,“这不仅是个人职业道德问题,还会给农信社带来损害。”
在对客户经理管理理念探索和改革的路上,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推出的小额信贷模式,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海南省联社通过5年的时间,打造了一支由500名大学毕业生组成的“小额信贷技术员”队伍。这支队伍不同于传统的信贷员队伍,成员全部由年轻的大学生毕业生组成,他们在工作时统一着装、背着电脑、佩戴党徽团徽,树立了良好的业务形象。
平日里,这些年轻的小额信贷技术员骑着自行车,深入田间地头,挨家挨户宣传农信社业务。他们一边为农户解决金融需求,一边传授农业技术知识,从根本上帮助农户发展生产,推动经济。
在绩效考核上,这支队伍也与传统考核方式不同。他们的考核强调贷款覆盖率、放款客户数、放款金额等,弱化存款业绩,创立了被他们自己称为“把工资发放权交给信贷员”的独特薪酬体制,这促使技术员们着力推广业务覆盖面、消除空白点。
为使工作更好地开展,海南省联社还专门出台了《优秀小额信贷技术员挂职基层信用社管理人员办法》。这大大激发了小额信贷技术员们的工作热情。目前,已有一些人挂职基层信用社主任助理或副主任,甚至市县联社主任助理。
工作理念的升华,将对基层信贷员产生长久、深远的影响,更为其更好地服务“三农”打下牢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