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2月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关注


  青岛地下商业掘金遇挫

  本报讯  近年来地铁的开建,引起了青岛有史以来最火爆的一场“地下商业热潮”,金街购物广场、太古百货、地景大道、中防地下商街等纷纷登台竞技。在整体经济形势遇冷的大环境里,岛城的地下商业似乎也进入寒冬。

  据分析,有些地下商业街由于产权、管理、招商等方面存在问题,至今未能开门营业;有些开业已经一两年了,招商工作却依然没有完成;还有些虽然开业时一度门庭若市,但随着时间的考验,稀落的客流带来的业绩甚至不能抵顶房租和人工成本,大批商户开始退出。

  重复的地下商业模式缺乏吸引力、高度发达的地上商业抢占客源等种种因素,都让消费者们有些乏味。面对持续低迷的地下商业,许多投资者开始持币观望,或者将视线转移到其他业态,诸如地上商场商铺、写字楼等。(冯飞)

  点评:地下商业在“冬眠期”的坎坷发展,重点还在于自身对于商业形式的分析和把握,只有做出特色把握住消费者的心理,才能将问题化为机遇。

  

  世纪联华撤离山东济宁

  本报讯  近日,位于山东济宁城区建设路与太白楼路的交叉路口,曾经在济宁商圈红极一时的世纪联华超市已大门紧闭数日,停止对外经营,引起了许多市民的猜测。近日,经多方证实,太白楼路核心商圈商业竞争的加剧,是世纪联华撤出济宁的主要原因。

  世纪联华超市济宁店于2002年开张营业,当年总投资近1亿元,卖场经营面积1.2万平方米,一度是济宁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环境最好、管理最现代化的大型购物中心。

  其实,世纪联华在前两年就已逐步变得冷清起来,先是像耐克、匡威等一些主流品牌的撤离,商场牌档次在下降,与此同时,瑞尔福、银座、贵和等后来开设的商超,均距离世纪联华直线距离不足一公里。“尤其是2008年大润发超市进驻琵琶山路后,多个超市之间的同质化竞争加剧,一大批平民消费者分流,高端商业方面,他们也是难有优势。”一位业内人士坦言。

(马方平)

  点评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一定要具有鲜明的个性,这是其确保未来可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