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首个综合性废旧商品产业园建设启动
本报讯(驻安徽记者 王勇) 12月1日上午,总投资15亿元、占地1000亩的合肥废旧商品产业园建设工程启动仪式在安徽合肥举行。“这是安徽省建设的首个规划科学、门类齐全、管理规范、环保达标的综合性废旧商品产业园,也将成为全国领先、华东区域最具影响力的废旧商品产业园区,成为华东地区再生资源回收与综合利用的示范园区。” 项目投资方之一的青岛新天地环境服务集团总裁韩清洁表示,这一环保产业落户合肥,将为合肥市乃至整个安徽省环保产业的升级发展做出贡献。
该项目由安徽双赢集团联合青岛新天地集团、宁波明阳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张家港朋丰特种纤维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投资建设,计划分三期完成,预计2015年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50亿元以上。该产业园包含废钢铁分拣加工、废旧家电拆解、废纸加工、废有色金属加工、报废汽车拆解破碎等回收项目。一期工程占地100亩,计划投资4亿元,2013年底前建成。届时,将形成年拆解废家电90万台,年加工废塑料7万吨的生产能力。
辽宁省阜新市社
社区便民售菜点助农惠民
本报讯(驻辽宁记者 任军 通讯员 刘建东)辽宁省阜新市供销合作社组织实施的“便民菜市工程”,今年计划建设的50个社区便民售菜点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今年年初,阜新市社结合当地蔬菜供给实际情况, 在考察借鉴外地经验基础上,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模式,以“农超对接”试点企业为主体,组织实施“便民菜市工程”,定点配送销售新鲜蔬菜。
“便民菜市工程”自4月下旬正式启动以来,已先后在海州区、太平区、细河区设立社区便民售菜点50个,并建立社区鲜活农产品平价连锁店10家,同时在高德小区附近建立社区农产品直供配送中心。截至目前,已累计销售蔬菜4286.93吨。
“便民菜市工程”在为广大居民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基地直供农产品的同时,还提供了近百个就业岗位,人均日收入达200元以上,带动了当地众多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承办企业开展广泛的合作,订单农业、产销衔接、电子结算、质量监测等经营和管理手段逐渐完善,达到了助农惠民的目的。
四川省大英县社
合作经济组织户均年纯收入1.9万元
本报讯 今年,四川省大英县社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发展一个专业合作社,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的发展思路,切实履行县委、县政府赋予的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指导、协调、服务和管理职能,把创新机制,提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质量作为突破点,通过抓宣传、抓服务、抓规范、抓创新、抓考核等有力措施,推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稳步发展,为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截至2012年11月底,全县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4个,完成年计划的120%,规范完善20个,完成年计划的105.3%;创建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社3个,市级示范专业合作社16个。
全县累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97个,其中专业合作社121个,专业协会76个;其中种植业104个,养殖业90个,服务业3个;注册资金1.6亿元,成员24680户,带动农户64687户,年销售收入1.63亿元。入社成员户均年纯收入1.9万元,带动农户户均年纯收入1.2万元;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1个,市级示范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5个。合作社办理商标注册5个,获国家级绿色产品证书专业合作社2个,省级无公害畜产品证书6个,为县内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争取扶持资金153.5万元。
(赵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