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2月1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郭宏坤:创新黄茶赢得市场


  “我种植富硒黄茶成功了。”安徽省霍山县但家庙镇宏坤生态黄茶生产合作社负责人郭宏坤高兴地说,他今年试种的富有机硒黄茶,通过了“江苏省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上海市农科院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两家权威机构的检测,被认定为达标产品。

  在安徽,除皖南祁门县出红茶外,其余茶区生产的基本上都是绿茶。老郭偏偏别出心裁,专门研制黄茶。黄茶属轻微发酵茶类,其制作与绿茶有相似之处,不同点是多一道“闷黄”工序。好好的绿茶为何要让他变黄呢?老郭说,通过特殊的人工强化“闷黄”工序后,凉性绿茶变成了温性黄茶,其干品不现黄,冲泡后汤色显金黄。叶底显嫩黄。绿茶清香,带点苦涩;而黄茶浓香,入口甘甜。黄茶可空腹品饮,且暖胃润肠,绿茶则不宜空腹品饮。“黄茶是沤茶,在沤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消化酶,对脾胃最有好处。”

  如何让与众不同的黄茶再多些科技含量?去年,老郭了解到富硒农业后,联系到安徽硒谷科技公司,谈定合作开发富硒黄茶事宜。在专家指导下,他采用根部施硒肥的方法,生产富有机硒黄茶。今年5月中旬第一批富硒黄茶就上市了,价格在每斤千元左右,销路正在逐步打开。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劳动力及各种生产资料成本逐年上涨,而茶叶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不足等弊病逐步显现,传统茶经济增长模式开始面临挑战。开发富有机硒茶叶,视察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新的着力点。”安徽省硒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程敬卿说。

  老郭希望当地政府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和引导茶企和茶叶合作社运用科技新成果,提高茶叶附加值,对有基础的插旗和茶叶合作社给予一定的扶持。

  (冯长福  刘 刚)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