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搬进新房住下后,看到房顶上宽大的晒台,我便利用废木料搭起了一个鸡圈。到了赶街天,妻子便到集市上买来了几只半大的本地土鸡,放进鸡圈里饲养起来。
鸡圈里养了几只鸡,妻子自然便多了一份营生。每天天一放亮,妻子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到附近的菜市场买来一捆新鲜的菜叶子回家,然后赶紧用菜刀将菜叶子剁细,放进小盆里,再舀些米糠、包谷面拌均匀,倒进鸡食槽里。
不仅天天早上如此,每天下午下班后,全家人不论谁先回到家里,第一件要做的事情,都是到房顶剁菜、拌面喂鸡。小鸡们在全家人的悉心照料下,渐渐长大。
一个周末的早晨,妻子照例早早到房顶上,开始剁菜喂鸡。我也拿了一本新买的散文书坐在房顶的晒台上,在温暖的朝阳下细细品读。
待妻子把刚剁好的菜叶和糠面倒进鸡食槽后,鸡圈里的鸡就迫不及待地滴滴答答啄食。突然,在这静静的早晨,我听到了一片叽叽喳喳的吵闹声在不远处响起,抬头循声望去,原来在房顶屋面的围水墙上,不知何时已经落下了十几只从远处飞来的麻雀。俗话说“麻雀落田要吃谷,狐狸进屋要偷鸡。”果不其然,在叽叽喳喳的吵闹声中,有几只胆大的麻雀已迫不及待地飞落到鸡食槽上,开始与小鸡争食鸡槽里的食物。这一切,我在一边看得非常真切:麻雀们与鸡争食,它们并不吃菜叶,而只是啄食鸡槽里的包谷面。它们在偷食,而且还挑肥拣瘦,妻子气不过,赶紧站直身子扬手驱赶。看到有人驱赶,麻雀们一眨眼就飞到高处。但是,当人不注意的时候,它们又会马上飞落到鸡食槽里抢食,简直让人防不胜防。
看到如此反复驱赶也不见效,我和妻子只好作罢。放弃对麻雀驱赶的原因很简单:我们不可能在每次喂鸡的时候都时时守候。况且放在鸡食槽里的食物如果一时不能被鸡吃完,时间一长也就变馊了。如果这样,每次来喂鸡的时候,还必须铲除遗留在鸡槽里的馊食物。我想,与其让鸡食槽里的食物变馊,还不如给麻雀们分“一杯羹”。小城里到处是水泥高楼,但林立的高楼不可能长出果实;宽阔的马路和中心广场,也不会长出一束稻穗。麻雀们跑来与鸡争食,其实也是无奈之举。
从此之后,我们一家人在喂鸡的时候,也就不再驱赶麻雀。每次回到家中上楼到屋顶去喂鸡,鸡食槽里鸡吃剩的食物都被麻雀们捡得干干净净的。小精灵们似乎也看到了我们一家人对它们态度的转变,每天天一放亮,它们就会相邀在我家的房顶上叽叽喳喳欢呼喧闹不止,它们像是在着急等待“开饭”时刻的到来,又像是在放声歌颂人们与其和谐相处、宽容相待。我们家鸡圈里的本地土鸡在一天天长大长肥,而麻雀们也被我们一家人一天天“喂”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