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在出售产品,而是在出售一种未来的生活方式,”作为颠覆创新者,顺电在传统家电卖场中脱颖而出。除了出售产品,顺电创始人费国强也许更看重“给顾客带来幸福感和快乐感”。毫无疑问,顺电已经在家电连锁业的红海中生存了下来,但顺电自成一派的零售模式能走多远还有待验证。
对于传统家电卖场来说,顺电确实不一样。你可以按照需求去展示柜寻找对应的产品,而不必在几个品牌专柜之间跑来跑去;你可以自由体验真机而免受导购员的“热情”;你也可以在这里找到创新好玩的个性化产品;整个购物过程没有嘈杂的音乐,还可以接受到导购专业的讲解。按照费国强的想法,顺电“不是在出售产品,而是在出售一种未来的生活方式”。
风格鲜明的顺电得到了购物中心的青睐。根据本报此前报道,顺电在北京已开的7家店全部落户时尚购物中心,如三里屯village、来福士、凯德晶品、颐堤港等,其中外资背景的购物中心似乎对顺电更加青睐。
但除了“新、奇、特”的创意产品,顺电售卖的主流产品品牌及其型号款式多数并非独家。
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对较高的价格就成了短板。以某品牌一款电视为例,顺电的标价比其他卖场贵了将近千元。
同时,受制于购物中心的经营情况,一些顺电门店的客流并不算多,就目前的发展情况看,凯德晶品店、颐堤港店就存在客流较少的问题。
“抢占高端,成为大众新生活的风向标甚至流行文化的象征。”费国强带领下的顺电一直向着高端势头发展。尽管顺电为此做出了各种探索和努力,但业界对其高端定位的理解却见仁见智。家电分析师刘步尘认为,“高端家电卖场至少需具备三个因素,体量大、产品结构档次高、产品销售互动性强。顺电目前的发展很难称得上高端。”
由于需要设置体验区和创建舒适环境,高端家电卖场体量一般在3000~5000平方米之间。但顺电北京店面在入驻Shopping Mall后,虽然可以享受原本客流,但规模不得不“受委屈”。目前的7家店面,据徐健介绍,规模从几百平方米到2000多平方米,由此,体验性就受到掣肘,并不能全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