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事业不断进步,总体发展形势很好。系统各职业院校依托行业办学,明确自身定位和发展方向,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软硬件建设,展现出良好的管理能力、服务能力和发展活力。但同时,有的学校在办学方向、宗旨以及发展的侧重点上,认识还比较模糊;有的学校由于信息渠道不通畅,错失了发展机遇;还有的学校没有形成行业特色和优势,服务“三农”和系统的能力有待加强;与系统外一些发展较好的职业院校相比,还存在差距。
在当前新的形势下,系统职业院校如何才能更好更快发展,需要在五个方面下功夫。
——提升服务“三农”水平。当前,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生产经营方式、劳动力结构等正发生深刻变化。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股份合作,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服务的经济组织,在新的起点上,要顺应新形势,适应新变化,努力成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骨干力量。
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是供销合作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系统职业教育,是行业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履行社会责任、承担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还有助于塑造新时期供销合作社的崭新形象。加强对系统职业教育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在关心、了解的基础上,真正融入供销合作事业,是提升为“三农”和打造全新供销合作社服务水平的客观要求。
——推进集团化办学试点。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首位,明确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根据《关于在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开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试点工作的意见》,总社、教育部将联合在供销合作社系统开展集团化办学的试点。组建职教集团成为系统集团化办学试点的核心内容。利用供销合作社从中央到省、市、县、乡五级健全的网络化管理体系优势,选择各省及市、县供销合作社、社有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职业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系统外知名企业、院校,组建行业型“中国供销合作职业教育集团”,搭建系统职业教育资源和产业资源整合、重组、共享的平台,促进系统职业院校和企业的优势互补、深度融合、共同发展。
——搭建系统职教“立交桥”。近年来,供销合作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进现代流通经营服务网络建设,广泛创办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加快社有企业改革发展,努力构建为农服务新体系,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随着事业的蓬勃发展,系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也表现出了新的预期,对高素质、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这给系统职业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提升办学层次,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增强服务能力。
搭建职业教育“立交桥”是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经过与教育部的多次沟通和协商,将在系统高职院校、中职学校中选择特色专业,与省部共建的本科院校合作,探索中职、高职与普通本科、研究生教育有机衔接的试点工作,构建“中职教育→高职教育→应用本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紧密衔接的人才培养通道。由各试点学校结合试点专业,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先开展“中高职贯通”和“高职与应用本科分段培养”二个运行模式的试点,实施校际间优势互补,合作办学,联合培养,为行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培养高端技能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加大教育科研力度。教育科研是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没有高水平的科研工作,就没有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离不开理论的指导、科研的创新。加大科研工作力度,切实把科研作为系统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质量提升的基础性、先导性和保障性工作,努力开创系统职教科研工作的新局面。
目前,总社职业教育科研中心已经在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挂牌设立。中心将着力提升统筹规划的能力、规范管理的能力、服务决策的能力、创新理论的能力和指导实践的能力,并按照总社的要求,为系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做好规划和方案,提升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科学实施的能力水平。
——做好职业技能大赛。今年,总社作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主办单位之一,负责主办手工制茶、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两个赛项,并取得圆满成功。系统各院校也积极参加各个赛项的比赛,取得优异的竞赛成绩,共获得一等奖15个、二等奖25个、三等奖25个、优秀奖5个,充分展示了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一项重大举措,在引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展示职业教育发展成果、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总社将配合教育部,继续参与大赛主办工作,各系统院校可在比赛中发挥优势、展现风采,在过程中寻找差距、弥补不足,进一步提升系统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小 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