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北京旅游商品市场发展,带动旅游产业结构升级,将旅游业打造成首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北京市旅游委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的原则,以促进北京旅游消费为宗旨,以首都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为依托,以体现“北京地域特点、民族文化内涵、首都风貌特征、城市知名品牌”为品牌定位,推出了“北京礼物”品牌。
2011年5月1日前后,在颐和园、北海、前门、王府井等主要景区、街区,全新的北京礼物店面向游人亮相,销售具有统一品牌的“北京礼物”特色旅游商品。此后更多的企业对“北京礼物”投来热切关注,如此难能可贵的契机,企业要如何搭好这班车呢?记者采访了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曹鹏程副主任。
“北京礼物”的创意是怎么出来的?
这个创意是政府在总结这么多年来经验教训中提出来的。我们知道全国旅游商品基本都存在同样的问题:同质化,无特色,质量低,价格低。为了解决旅游商品市场中尚存的产业链不衔接、特色不突出、质量无保证等现实问题,北京市旅游委推出了“北京礼物”这个品牌,并希望借助这个品牌整合优质资源、扶持和对接一批优秀企业,研发和推出一批特色旅游商品精品,汇聚和培育一批设计精英人才,并立志通过多年的持续打造和用心经营,将“北京礼物”培育成首都旅游商品的响亮品牌,实现我市旅游商品转型升级,顺应国际旅游城市日益增长的消费需要。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北京市旅游委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的原则,采取“品牌化提升,特许式运营”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来打造“北京礼物”这一首都旅游商品品牌。作为政府部门,北京市旅游委作为“北京礼物”品牌拥有者,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发挥引导作用,推动“北京礼物”品牌的发展。一是组织“北京礼物”品牌专家委员会,制定“北京礼物”与“北京礼物店”的认证标准和准入体系;目前我们申报了两个“地标”,第一个是“北京礼物店实施与规范服务评定”,这个标准将获批;第二个地标是关于北京礼物作为旅游商品的标准,明年将推出。二是负责“北京礼物”知识产权的保护,并对“北京礼物”品牌商品和“北京礼物店”制定统一的形象识别系统;三是面向社会征集“北京礼物”特许运营商,并授权运营商负责“北京礼物”品牌推广与市场经营;四是制定促进“北京礼物”产品研发、品牌推广、营销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所谓市场主导,“北京礼物”品牌发展过程中,将充分挖掘市场需求,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采用资源配置优化、信息传递流畅、竞争结构合理的市场主导型运营模式,真正提高市场活力,吸引社会各界参与到“北京礼物”的品牌建设中来。特许运营商作为企业主体将在市旅游委的引导下负责“北京礼物”产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等整个产业链的组织,以及北京礼物店的开设和营销体系的搭建,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提高经营效率。
“北京礼物”的运营工作现在情况怎么样?
通过研究和借鉴奥运会、世博会特许商品成功销售经验,市旅游委结合“北京礼物”品牌发展理念,提出了针对“北京礼物”的特许经营发展模式,并委托招标代理公司面向社会公开招投标,确定了北京工美集团、北京菁启元科技文化有限公司和华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三家企业为“北京礼物”的特许运营商。特许运营商将按照协议和北京市旅游委制定的标准组织“北京礼物”产品的研发、设计与生产,开设“北京礼物店”,实现“北京礼物”的连锁经营和市场销售。现在北京礼物有27家店,年底会达到60家店,计划两到三年达100家店。
很多文化元素比如脸谱、盖碗儿等属于公共文化资源,如何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呢?
茶具、茶叶和北京符号融入在一起,在设计好之后,可以通过特许运营商在旅游委相关部门获取防伪认证,这样其他任何假冒的都无法推行。“北京礼物”项目是北京市重点旅游产业项目,品牌化、市场化运营,如若形成规模,自然会良性循环,引领市场发展,假冒伪劣的商品会自然被淘汰。每年旅游产业都在发展“增量”方面,但是在现有“存量”方面也应该努力,提升自身品质是最重要的。当知识产权对企业实施保护时,企业也愿意发掘自己的创造力,努力创新。你们有创意的力量,可以借助渠道的力量,把品牌打出去。现在机会和环境非常好,政府搭平台,给资金支持,还帮助宣传,这在世界任何国家都罕见。企业现在应该深入研究北京文化,提炼元素,集中力量研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