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月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大品牌的“小”运作

陈荣华

  一个品牌从小到大的发展好比一个人的成长,小品牌处在成长阶段,像孩子般充满活力,乐于迎接改变,而部分大品牌容易像成人一样渐渐失去童心,思维僵化、安于维持现状,没有勇气翻新自身。

  因此大品牌要有“小”运作。“小”运作就是指大品牌要有小品牌的危机意识和敏锐度,学习和吸收小品牌运作的亮点,保持活力与创新,这样才能避免因陷入舒适区而被淘汰的厄运。

  小品牌运作的精髓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快”,即快速的市场反应力;“活”,即鲜活的创新力;“轻”,即迅捷的变革力。大品牌学习小品牌的运作精髓,所能带来的不仅是自身的活化,而且会产生放大效应,即同样的运作方式,在大品牌现有的实力和影响力前提下,往往能够产生杠杆式的放大效应。

  目前,一些知名企业作为领导者,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尤其是在那些上市企业,运营资本和发展空间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实现了质的飞跃。所以,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就要警惕大品牌可能存在的弊端,在战略上实施“小”运作。

  在新的战略规划上,主要有两个大方向。首先是稳增长,主要靠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方面是调增量,即通过政策推动增长市场和种子市场的较快增长。因为这两类市场仍处于成长期,尚有很大的空间,因此要借鉴小品牌运作的“快”。例如OPPO手机起初面向的主要是女性用户,在《盗梦空间》热播时期,快速反应,请莱昂纳多代言新品,推出打通男性用户市场的智能手机,成功向男性市场拓展。

  另一方面是优存量,即对核心市场现有的业务进行优化。核心市场已处于相对稳定的成熟阶段,要警惕的就是墨守陈规,不思进取。因此要借鉴小品牌运作的“活”,保持鲜活的创新力,对现有核心市场实施“一地一策”的差异化策略。通用电气公司把它所经营的范围划分为49种,每个范围都有自己的战略,并称为战略业务单元,即SBU。这种战略划分是小品牌常见的经营方式,放到大品牌的运作中能够很好地突破传统组织架构的瓶颈,发挥更大的效应。

  战略规划的第二点是促转型。转型是企业和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面临的变革,小品牌在转型上较大品牌更“轻”,具体表现在周转快、束缚少,能够迅捷地应对变革。在这一点上,大品牌要勇于打破束缚,向小品牌学习,看“轻”自己。柯达的破产就是一个典型的因产品升级滞后而失败的案例,柯达大中华区原总裁叶莺曾用温水煮青蛙形容柯达的企业文化。其保守的意识和对既得利益的贪婪,加之股东等相关利益群体的束缚,使它最终走向破产的道路。

  在渠道层面,大品牌接下来的转型就是要把现有的网络打造成系统的交易平台,集合和凝聚渠道的力量,最大化地发挥渠道资源的平台效益。渠道的转型升级将会为新产品和新业务的推广奠定坚实的基础,产品的升级又会带动渠道不断活化,通过两者的相互带动,实现大品牌的创新发展和开放发展。

  美国作家凯鲁亚克在《达摩流浪者》中有这样一句话——“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表达了时刻在路上、时刻满腔热情的信念。品牌也是一样,从小品牌逐渐成长为大品牌,不断变化的是实力,不变的应该是最初的信念和坚持。大品牌要时刻谨记自己的使命,学习小品牌“快”、“活”、“轻”,为自己不断注入新的生机,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着不竭动力、持续成长的品牌。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